《新疆法制报》:马路天使的无悔选择 为提高业务水平,女子中队民警每隔一天就要集中训练一次。 本报记者韩晋摄 □本报记者韩晋通讯员蔺高峰 喀什市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 喀什市每个主要路口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年轻的女民警身着警服,戴着墨镜,英姿飒爽地站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 她们是喀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女子中队(以下简称女子中队)的民警,平均年龄只有26岁。5月10日,记者走近了这支特殊的队伍。 英气的女交警 “再见,加油!”当日12时,女子中队代理中队长麦合皮则古丽·图尔荪身着干净笔挺的警服,正跟另一名女警换班,互相敬礼、鼓励之后,她英气十足地站上人民东路大十字路口的圆形指挥台,迅速进入角色。 记者粗略统计,一个小时内,麦合皮则古丽面向四面路口来回转身上百次、挥动手臂上千下。“累吗?”记者问话时,看到她的皮鞋底部已经被磨得歪斜了。 “不累,累着累着就习惯了。”麦合皮则古丽笑呵呵地说。 喀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小明告诉记者,一年前,该局经过严格选拔,挑选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形象气质佳的女警筹建女子中队。 麦合皮则古丽执勤的路口是喀什市四条主干道汇集的中心点,她和同事平时的工作以疏导交通为主。“我开始时很不适应,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可时间长了,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麦合皮则古丽说。 用行动证明自己 13时30分,喀什市区主要路段车流量明显增大,即将迎来午间的交通小高峰。 在喀什市重要的商圈路段——环疆新世纪商场路口,女子中队民警吐尔斯娜意·托合提拦停一辆小轿车例行检查。“可以走了,谢谢您的配合和理解,再见!”她微笑着对驾驶人说。 记者还未来得及跟吐尔斯娜意说话,就看到了一起剐蹭事故。 两辆出租车在准备停车等候红灯时追尾了。吐尔斯娜意一路小跑过去查看,两名司机正互相埋怨着。看到过来的是女警,两名司机质疑道:“你会不会处理?找个男警察来吧!” 对于驾驶人的质疑,吐尔斯娜意毫不在意,她快速查看了两车的损伤情况,拿起手机前后左右各拍了4张照片取证,并迅速处理了后续事宜,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碰到这种不理解我工作的人,只能用行动去证明。”吐尔斯娜意说。 “有一次,我在人民东路执勤,路上没有斑马线,行人只能从地下通道过街,有个老爷爷过来跟我说他走不动了,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扶着老爷爷将他护送过马路。”吐尔斯娜意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几名准备横穿马路的年轻人的不满。 “老人家腿脚不好,你们这么年轻,非要横穿马路,万一被车撞了家人不伤心吗?”经过吐尔斯娜意一番教育,几名年轻人低下了头。 “很多人觉得我们站在马路上像‘花瓶’,容易产生不信任感。要消除这种质疑,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引导和教育。”吐尔斯娜意说。 景区执勤忙不停 16时许,在喀什古城路口,游人往来不断,像瓷娃娃一般美丽的女子中队民警米叶赛尔·吐尔地正忙得不可开交,对游客的赞美无暇顾及。 “老爷爷,那边不能走!”米叶赛尔突然看见一名横穿马路的老人险些被一辆越野车撞上,她一边吹着哨子警示,一边健步如飞地跑过去拉住老人。随后,她扶着老人从斑马线上通过。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名骑着电动车的男子来到她跟前,着急地问道:“警官,医院怎么走?”“从这边一直走,第二个路口右转就到了。”米叶赛尔向男子答道。 “在旅游景点执勤,除了保证道路的畅通和群众的安全外,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服务工作。”米叶赛尔说。 近日,从江苏来喀什旅游的一家人在喀什古城景点游玩时,4岁的孩子与家人走失,孩子的妈妈急得直哭,米叶赛尔赶紧联系就近派出所查找线索,不到半小时就找到了孩子,孩子的父母感激不尽。 下勤后继续训练 21时30分,女警们纷纷下勤,然而,她们的工作并未结束。 “向前看!第一个动作,齐步走!”口号声中,20名女警整齐列队,在喀什市人民广场上的操练才刚刚开始,虽然天色渐暗,带着一身疲惫的她们依然在训练。 “女子中队的这种操练早就常态化了,一般隔天就要训练一次。”杨小明告诉记者,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大家的集体责任感和团体凝聚力,提高女警的业务水平。 几十次反复地练习指挥手势后已是22时30分,女警们终于能休息了。 女子中队民警热孜瓦尼故丽·艾尔肯在操练中格外吸引人。22岁的她可爱健谈,大家都叫她小热。交谈中,她给记者讲起了故事:有天她在喀什市大十字路口执勤时,看到一名80多岁的老奶奶在车流中徘徊。小热连忙上前询问,可老人却说不清家庭住址和亲人的联系方式。着急的小热将老人带至附近的便民警务站休息,又是给老奶奶洗手洗脸,又是陪她聊天解闷,很快,在同事们的帮助下联系到了老人的儿女。“他们来接奶奶时,一直流着眼泪跟我说谢谢,那一刻,我特别感动,也很自豪。”小热笑着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