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酒糟鼻的症状表现图片有哪些如何治疗 http://health.yealer.com/jcb/2015/2015-07-03/7304.html

喀什噶尔的灵魂在喀什老城,

它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

平静的现在,

如果幸运,

它必将代表未来。

喀什古城,原称疏勒,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西汉时张骞所记载的古疏勒。古疏勒城位于今天喀什市内南边盘橐城所在地;唐朝时曾设疏勒镇,但是,故址在今天的喀什市东20多公里处的汗偌依古城,有莫尔佛塔为证。我们今天跟随着古书的记载真正的回到多年前的那个时空。

班超城

盘橐城

班超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盘橐城,又名班超城。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如今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园内建有3.6米高的班超全身塑像,周围是1.9米高的36勇士雕像整齐地排列在班超像前两侧,威武雄壮,气宇轩昂。公园还建有城墙、烽火台、浮雕墙等。园内碧草萋萋,四周绿树葱葱。游园登览,缅怀先辈,必有一股豪情充溢胸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两句话,就是出自于班超。第一句是“投笔从戎”,第二句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盘橐城的历史,和班超的名字紧密相连。史料记载,公元一世纪70年代,盘橐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公元73年夏,东汉大将班超率36名勇士,出其不意地兵临盘橐城下,兵不忍血地活捉了鱼肉百姓、妄图分裂的部族首领兜提,使东汉初年被迫封闭65年之久的丝绸之路再度开放。随后18年间,盘橐城成了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班超立足疏勒,荡平匈奴势力,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宏伟大业。

36勇士雕像

班超像

班超,字仲升,汉族,生于32年,卒于年,陕西扶风人,宗教信仰:佛教。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94年,班超统一整个西域,官至西域都护,公元95年,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从此威震西域。现今,新疆喀什市区有:班超城,新疆巴里坤境内有:班超饮马泉,新疆哈密市天山庙有:班超塑像。班超为史学家班彪的幼子。他虽然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但却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很勤苦,但他不以此为耻。班超口才很好,广泛的阅读典籍,常拿着《公羊春秋》阅读。

永元十二年(年),班超上书朝廷请求能够回国,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请求把班超召回国,上疏:”班超刚出塞时,就立志捐躯为国,时逢陈睦被害,班超以一己之力,辗转异域,幸亏有陛下的福德庇佑,得以全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当初跟随他一起出塞的36人,都已作古。班超年满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尽报国,已力不从心。如有突发事件,势必损害国家累世的功业。听说古人十五从军,六十还乡,中间还有休息、不服役的时候。因此我冒死请求陛下让班超归国。班超在壮年时候竭尽忠孝于沙漠之中,衰老的时候则被遗弃而死于荒凉空旷的原野,这真够悲伤可怜啊!如果班超逝命丧异域,边境有变,希望班超一家能免于牵连之罪。”汉和帝看后非常感动,同意班超得以告老返乡。班超在西域共三十一年。

永元十四年(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后,被任命为射声校尉。班超的胸肋本来就有病,在回国后,病情加剧,和帝派遣中黄门慰问,并赐给他医药。同年九月,班超逝世,享年71岁。朝廷感到怜悯,派使者专门吊唁致祭,赏赐极为优厚。

仗剑三十六,纵横五十国。

男儿生壮志,千载效班超。

宋朝·徐钧《班超》

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喀什古城

喀什古城

老城核心区的民居群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生土建筑本身极具有历史意义与价值,融合了汉唐、古罗马遗风和维吾尔民族现代生活的特点。喀什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如今,老城的居民们仍然恪守着世代而居的土屋和上千年的传统习俗。不过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进行着老城改造工程,许多古民居都被拆除。著名电影《追风筝的人》部分镜头就在这里取景。

喀什古城街道

街巷的名称都沿用维吾尔语旧名,且各有含意。像恰萨街道办事处的亚格巴扎,意为食油市场;阔孜其亚贝希,为土陶工;而再格来巷,原意是金银匠聚居处。如果按街巷名一一访去,喀什古城已毁建筑的原有位置以及古代市场布局,可略知一二。属亚瓦格街道办事处的“布拉克贝希”巷,“布拉克”,维吾尔语意思为“泉”。这条巷子呈环形,中心因为有九股泉眼,人称九龙泉。又有人依“疏勒拜泉退匈奴”的千古佳话,称其为“耿恭泉”。

莫尔佛寺遗址

“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保存较好的佛塔。莫尔寺遗址距今已有年历史,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带盛行的有力见证。

莫尔佛寺遗址

喀什古称疏勒,是古疏勒国的重要辖地。东汉时,疏勒国强盛,佛教开始传人并随之在此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里也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站,广集有佛教大、小乘经典及印度哲学著作,并影响了龟兹佛教的发展。龟兹高僧鸿摩罗什于年随母在此停留,“顶礼佛钵”,初开法门,广泛阅读各种论著,从此奠定了他佛学思想的基础。唐高僧玄将于年从印度回国,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怯沙国(今喀什一带)的人们淳信佛法、勤营福利的情况。他记载怯沙国“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的盛况。位于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境内的莫尔寺遗址,是留存至今的古疏勒国境内一所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3世纪,一直到唐末,因为当地水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迁移别地,同时,喀什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伊斯兰教逐渐取代佛教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宗教,寺院随之废弃。莫尔寺处于胡马塔格山一带冲积扇的古河道阶地上。寺院坐北朝南,北靠群山,面临平野,西面约1公里处有坎普代尔哈纳(鸽子房)寺院遗址,南面隔恰克马克河与汗诺依古城相望,东面平原上有阿卡什梯木古烽健遗址。

此地还留存了佛寺及僧房遗迹。佛塔用含麦草筋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造,塔身西面曾遭人为破坏,现仍保存有基座和塔身,残高10.8米。基座分三级,逐层递缩。基座底部近方形,风蚀雨冲形成了坡状,边界不清,高0.8米。二、三级也近方形:二级座高2米,东西宽12.8米,南北长13.2米;三级座高1.5米,东西宽10.55米,南北1米左右。塔身分两级,下部是圆形的塔身座,周长24米,高1.5米。塔身呈卵圆柱状的覆钵式,高约5米。这种形式目前在新疆已经很少见了,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有印度古代佛塔建筑的遗风。佛塔北16米处是僧舍遗迹。僧房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9.3米,残高1.5米。遗址的东南角有五、六层土坯,有的地方仅略高于地面,散布着戈壁石子,零星的陶片等。陶片为泥质红陶。佛寺遗址是一个底大顶小的方梯形建筑:高约8米,底部东西长25米,南北宽24米。佛寺顶部较平,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14.2米,南北宽13米。佛寺建筑的基部和西侧有一较明显的佛完痕迹。南壁有一条南纵向的沟槽深1米左右,其东、西局部可以看到完整的土坯。在西壁的底部也有发现10排土坯。

世界很大,

还有千百种你没有见过的风情,

怎可就此浪费,

即便不能牵手走过,

也想将这美景与你同享。

明天,

我们将走上葱岭,探寻帕米尔高原

太阳之西,秘境高原

?

-END-

更多原创内容

尽在走读新疆

Lifestyle丨Travel丨News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