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阿帕霍加麻扎又名香妃墓,位于喀什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陵墓始建于年,是以蓝色和白色琉璃砖为主色调的伊斯兰风格宫殿式陵墓,为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典范。这里埋葬的是阿帕霍加家族五代72人。这个家族中最为有名的是阿帕霍加,他曾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是17世纪伊斯兰“伊禅教派”的领袖。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孙女伊帕尔汗。整个墓地凸显伊斯兰风格,色调和建筑风格优美自然,建筑大气挺阔。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陵墓始建于年,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阿帕克霍加墓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圆筒形“邦克楼”,楼顶各有一根铁柱群,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主体陵墓是一座长方形拱顶的高大建筑,高26米,底长35米,进深,高擎着一弯新月。主墓室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陵墓厅堂高大宽敞,平台上排列着坟丘,坟丘是用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晶莹素洁。大礼拜寺在陵园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节日期间供教徒们作礼拜用。小礼拜寺和门楼是一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参天,清幽宜人。

阿帕霍加墓与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群。陵墓始建于年前后。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

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来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为朝拜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香妃墓实际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称,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陵墓安葬着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兰花玻璃瓦覆盖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兰传教士阿基.买和买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后,长子阿帕霍加继承其衣钵,继续传教,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在其权利巅峰时期统治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称号,成为十七世纪的白山派伊斯兰教的首领,他死后改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孙女。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尔汗,据说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成为香妃,传说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当然这只是传说,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3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陵墓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砖。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内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顶的教经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主墓屋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外面全部是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墓室内部筑有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上整齐地排布着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蓝花的琉璃砖,看上去晶洁素雅。

香妃资料

“香妃墓”之称的来历,源于民间传说。香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现主墓室中尚存驼轿一乘,据说就是当年运尸时从北京带来的。此传说流传甚广,表达了民、汉各族自古以来·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其实“香妃”确有其人,与发动“大小霍加之乱”的波罗尼都兄弟是堂兄妹,是阿帕克霍加的重侄孙女。其兄图尔迪因协助清军平定“大小霍加之乱”有功,被封为清朝辅国公,全家迁居北京。年2月伊帕尔罕被选入后宫,被乾隆皇帝封为和贵人,3年后升为嫔,35岁时封“容妃”,极受乾隆皇帝宠幸。年容妃病故于北京,享年55岁,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之中,现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

景点信息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