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掌握北边的博尔塔拉、塔尔巴哈台和库尔喀喇乌苏这几个地方连成一片. 另外就是乌鲁木齐北边的古城子、吉木萨尔这两个点. 再往东跨过千里戈壁就是孤零零的巴里坤、哈密两城. 虽然目前满清在新疆的存在感还很薄弱,但是中原腹地的太平军和捻军的战乱已平息数年,生产恢复,国力也在慢慢回血。 而西北地区的回民四大暴动中心,金积堡与河州已经平定,现在只剩西宁和肃州了,可以说河西走廊的打通也是指日可待了。 沙俄一方面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伊犁,另外由于浩罕的胡达雅尔汗对俄国现在是俯首贴耳、百依百顺,一时还没有借口废黜他从而完全兼并浩罕. 但是浩罕已完全沦为沙俄的保护国,俄军的力量已到达帕米尔以西,这样实际上对阿古柏形成了正西和西北两个方向的钳形半包围。 阿古柏现在则达到了他入主新疆以来的最为鼎盛时期。 他现在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拓展到了玛纳斯城下,不仅囊括了整个南疆,而且达到了北疆的吐鲁番和乌鲁木齐。 但是从他征服最后一个对手妥明足足耗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和玛纳斯是他扩张极限。 年到年间,随着普法战争的结束,法兰西正式沦为二流角色。 同时德国完成统一,将会迅速成为新的欧洲之主,并最终让英俄这两个老冤家抱团,不过现在德国还只是一个刚过上好日子的暴发户。 此时能与约翰牛叫板的只有横跨欧亚大陆的北极熊。 北极熊对于阿古柏一直都是爱搭不理的,因为压根就没想到他能成什么大事. 而且自从戈尔恰科夫宣布完对中亚三汗国的宗主权,这都好几年了还没把这哥仨整服,浩罕现在表面上服了,暗地里胡达雅尔的反对派一直没消停。 布哈拉在撒马尔罕也让沙俄吃够了苦头,然后在年,沙俄又发起了远征希瓦的战役。 此一时间段正是沙俄在内亚地区与英国争霸时群星闪耀的时候,除了前面提到的佩罗夫斯基、切尔尼亚耶夫和考夫曼外,既敢冒险又富于牺牲的基层军官层出不穷。 而北极熊在中亚寻求突破的目的是夺取印度洋温暖的出海口,这是沙俄的百年大计,攻取印度之梦是从保罗一世时就开始做了。 俄国人憧憬的美梦就是英国人的噩梦,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英国驻印度总督这个位置注定是个烫屁股的地方,从璞鼎查到寇松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现在英国最操心的是阿富汗,阿富汗在英国人看来最低也要充当一个英俄之间的缓冲地带,然而阿富汗现在台上的埃米尔希尔阿里还不是一个听话的主。 就在阿富汗和英国关系最微妙的时候,考夫曼向阿富汗派了个使团,这个行动让英国人坐立不安。 而阿古柏在新疆的冒险成功给了英国一个机会,如果控制了阿古柏,同样可以在北极熊的下腹打入一根钉子。 因此在和阿古柏建立关系方面,英国人占了先手。 对待阿古柏的事情上,俄国有许多顾虑,因为当时北极熊和辫子正在搞边界谈判,而在年《北京条约》趁火打劫讹来的地盘还没坐实呢,所以阿古柏一开始寻求和沙俄接关系算是热脸贴上凉屁股了。 而英国人早在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就因为暗中支持云南杜文秀的大理苏丹国,与辫子闹得很不愉快。 年夏,英国外交官弗赛斯受印度总督诺斯布鲁克委派,在自告奋勇的沙敖牵线搭桥下,出访喀什噶尔,与阿古柏建立正式的官方联系。 因为英国中间插这一杠子,倒把一直很佛系的北极熊撩得坐不住了。 年考夫曼派了陆军大尉考尔巴斯为首的代表团去喀什噶尔和阿古柏谈判,这个考尔巴斯就是沙俄在进军伊犁前派到伊犁侦察过,后来又在进攻清水河子被艾拉汗的苏丹军队差点砍死的那个著名的间谍。 阿古柏因为搭上英国这条线,不想再理沙俄,所以他没有亲自参与接待这个沙俄使团。考尔巴斯这个军人再次抢了外交官的戏. 他可是完全凭借当时沙俄在中亚三国大杀四方的武力扩张风口,威胁阿古柏必须签订《俄国与喀什噶尔条约》。 这个条约照搬了当时俄国与浩罕人签约的蓝本来的,主要的条款与当初满清和浩罕签的差不多,比如通商、设商头管理侨民、享受国民待遇等,阿古柏也没犹豫,签订了这个条约。 阿古柏派去换约的阿吉妥拉在彼得堡见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抢跑,轮到一直排位在前的英国坐不住了。 对于正在从土耳其到日本这样一个漫长的海岸线上,编织合纵抗俄联合阵线的英国来说,一定要争取到阿古柏这张牌。 而阿古柏本人通过这二十多年与沙俄的交道也倾向于和英国合作,尤其英国后面还有个小弟,就是正在兜售泛突厥主义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阿不都艾则孜。 阿古柏现在是中亚唯一的伊斯兰教独立政权,成了伊斯兰复兴的希望. 但在南疆维吾尔人心中的威望却不高,始终被认为是安集延人,所以他要借土耳其苏丹在伊斯兰世界地位来哄抬自己的身价。 英国和土耳其是抗俄盟友,而土耳其无论在宗教情感还是现实利益方面与阿古柏都是声气相通的。 所以阿古柏与英国和土耳其的关系处理起来效率高得多。 年2月,《英国与喀什噶尔条约》飞速签订,此时的印度总督已换成巴林,诺斯布鲁克男爵已荣任枢密院顾问,但是他仍然参与了条约的缔结。 代表英国签约的人就是诺斯布鲁克派去的弗赛斯。 比较一下阿古柏和俄国人签的那个俄阿条约,英国人得到的实惠强得太多了。 和沙俄签的东西总共只有五款,不到一千字。 而与英国的条约则有十二款,大约三千五百字。 阿古柏除了给予英国一些原来给了俄国的东西之外,还有英国商人在南疆的自由留居权、货物不受开包检查的特权. 而且还明确了英国在南疆派驻大使级政府代表和享有最惠国领事特权的商务代理人,更过分的是当双方出现商务纠纷时,英国外交人员的处理争议权利与阿古柏的地方行政人员是平行的。 阿古柏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英国很高兴,不但大批军火源源输入南疆,而且默许了阿古柏向奥斯曼土耳其称臣。 这时候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苏丹是阿不都拉艾则孜。 在英国的斡旋下,阿古柏的外甥阿吉妥拉,就是纳尔穆罕默德的儿子,代表阿古柏出使土耳其。 在君士坦丁堡阿不都艾则孜接见了阿吉妥拉,并册封阿古柏为“米拉胡尔巴希”。 这个称号是突厥语,直译为“马厩主管”,可千万别误会成弼马温,人家的引申意义是君主或者可汗的意思。 这次外交活动从法理形式上确认了南疆之地成了奥斯曼土耳其飞地。 可以说,阿古柏这一系列外交组合拳还真是盘活了,他所处的南疆这么一块死胡同的活动空间。 阿古柏以对土耳其的认爹行动获利实惠最为丰厚,土耳其不仅援助了大批军火,而且派了很多军事人员到南疆直接参与阿古柏的军队建设。 而阿古柏和英国、奥斯曼土耳其眉来眼去、沙俄气得跳脚却陷在希瓦暂时拔不出腿的时候,满清在干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