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塔里木盆地地表条件复杂,既有高原山地、茫茫大漠,也有戈壁荒原、湿地沼泽…… 在这样的地域施工,物探人每天遇到的困难都是新的,但他们总有办法解决...... 01 机械化钻机“引水”上山 10月21日,羊塔1三维山地钻作业现场,塔里木物探处队的队员们正通过机械化钻机“引水”上山,为山上的山地钻机钻井作业“供水”。 此次队承担的羊塔1三维项目工区北部口井炮位于库车山地,其中高难山体布设井炮口,全部位于西秋西段。由于地下构造复杂,夹有流沙层,固井、成井困难,用水量大。同时,这里沟壑纵横、断崖林立,存在人工背水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人员投入多、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高难山体钻井难题,队通过加工粗转细转换接头,将山地钻风管接到大钻机钻杆上,依靠泥浆泵的吸水和加压排水功能,将钻井用水源源不断输送上山,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还有效节省了人工。 “以前为了给山地钻供水,我们成立了26人的背水队,一个机组最多配了5个人。现在一个机组只需一个人、一根风管就可完成操作,最远供水距离超过了两公里。” 副队长徐振江介绍说。 在山下空压机旁,随着井架缓缓立起,山地钻工麻利地从空压机上拆下风管,接到钻杆的转换头上。水罐司机将放水管与钻机泥浆泵的进水管放进同一个大桶内。 “山上准备好了吗?我们要送水了。” 山下队员用移动电台与山上的司钻通话。 “准备完毕,可以送水。” 收到答复后,水罐车司机打开阀门开始放水。砾石钻司机操控操作杆,通过砾石钻机的泥浆泵将钻井用水源源不断输送上山。 一个制约山地钻井的难题就这样在队员们的奇思妙想下迎刃而解。 图文:李瑞肖遥谢枫 02 “木轨”皮轮钻穿越沼泽 10月18日,潘海军开着皮轮钻第一次进入沼泽区,便遇到了难题: 在钻机转向调整位置时,地表突然塌陷,整个钻机深陷在泥泞之中。 柯坪4二维项目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三岔口镇。由于工区北高南低的地势条件,降雨由北部山区向南流下,汇集在公路南侧的低洼处,长久以来形成沼泽湿地。中部沼泽区四季有水,土质松软粘重,大型钻机无法进入作业,只能依靠皮轮钻机进行施工。 “没想到地表这么脆弱,往下20厘米就是水层。” 地形的突然变化让潘海军猝不及防,机组3人尝试垫路、削土等方式,钻机反而越陷越深。 “人力肯定不行,白沙车又不敢进来。” 钻井班长王峰提议:“到库房找‘吊葫芦’。” “吊葫芦”载重有限,每次只能吊起钻机的一端。 大家用钻杆搭起架子,分两次吊起钻机,并在底下垫上木板、圆木、石子,在两端都铺装完成后,潘海军小心翼翼地踩下油门,生怕加速过快,前面的地表又塌下去。 一番抢修过后,已经日落西山,“皮轮钻”当天钻井仅6口。 为提高皮轮钻生产效率,第二天,王峰给皮轮钻准备了10块床板、12根圆木,倒换着向前,铺出了一条黏土与木板交错的“安全通道”...... 皮轮钻机终于穿过了地势低洼的米“重灾区”,钻井生产顺利推进。 图文:蔡猛 平面编辑 由美娟 责任主编 刘长军 审核 王丽花包勇贾淑清 更多精彩内容 1、五项重要成果获新疆油田公司嘉奖,“牛”! 2、公司多型物探装备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3、再战玛湖——微地震监测技术助力油田“压裂增能” ?东方物探 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