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痤疮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1/8578712.html 当得知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时,来自深圳市育才中学的陈太仲秉持“国有需求当有我”的信念主动请缨,成为深圳市首批万人支教援疆教师的50名成员之一。 “我只想尽己所能,为那些孩子们多做点事。”这位60后资深教师前后两年援疆再援桂,打造新疆孩子深圳深度游学项目,积极实施“青蓝工程”。挂职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期间,该校综合排名从第8名上升到第2名。在广西德保高中支教期间,该校重本上线人数从54人增加到94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日前,他获得“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扎根 播撒优质教育星星之火 支教期间,陈太仲把休息日也当成了工作日,充分利用在支教学校的每一天,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行政工作外,充分散发自己的光和热。他时常利用非工作时间与有关单位干部探讨教育、到学生家中走访、组织老师集体备课、下乡到对口帮扶的乡村薄弱学校送教。 在喀什支教的1年半时间里,陈太仲充分了解当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明确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组织教学的原则,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改进当地校园教学理念,降低重心,适应学情,教懂练会,不盲目追求教学深度与教学进度,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除完成教学任务外,他坚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普通话教学,加深少数民族师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组织近千名学生参与喀什市特高教育集团首届“特高杯”辩论大赛。获得“最佳风采奖”的努尔阿米娜·米尔沙力江同学表示:“在陈老师指导下,我们从不知道辩论为何物到渐渐掌握一定的辩论技巧,知道了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重要性。”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升了他们说普通话的自信心。 陈太仲还注重把扶志和扶智落到实处,率先提出并设计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首创意义的《新疆孩子深圳深度游学项目》,并纳入深圳市政府年援疆扶贫项目投资计划。在他支教的喀什高级中学,有1/3学生来自贫困家庭,98%的学生没有出过新疆。年,他将喀什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带到了深圳。在与深圳学生们“同学习、同生活、同实践”的过程中,陈太仲相信,这样可以开阔喀什孩子们的眼界,获得更多动力。 “5年后,我一定要来这里工作!”参观深圳人才公园时,站在“人才星光桥”上的夏依达同学远望着深圳湾畔林立的写字楼,大声喊出了自己的目标。 传承 良师“裂变”激活一池春水 在两年支教时间里,陈太仲一个头等重要的工作就是“青蓝工程”建设。他积极培训本地老师,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殚精竭虑。 两年里,他共结对了15名徒弟,下班观课节,参加校内外讲座20余次,担任各类评优课评委10余次,上公开示范课30余节。为了教好徒弟,他从备课入手,帮助年轻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指出和找寻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办法,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手势语言、小组合作学习等等,他都一一加以指导并示范,对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和复习也要求徒弟们在集体备课时事先提前计划和安排周全。 仅仅由支教教师带徒弟,数量有限,陈太仲深知这样不会产生乘法和倍数效应。于是,在喀什市特区高中和喀什市第十八小学分别担任副校长、校长期间,他又提出“1+N+N”青蓝工程“裂变计划”,即一个支教教师带数个本地中青年教师徒弟,在这些徒弟教学有成,一年后经过评估和考核后,再由他们当中的精英教师接续上师傅的担子,与1-2名更年轻教师分别结成第二代师徒关系。 这一培养模式在喀什市特区高中和喀什市第十八小学推行后,不仅青年教师大量快速成长起来,学生学业成绩也大幅度提升。他真正打造了一支源源不竭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使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大大改进。“我认为,我尽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本分,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初心。”陈太仲说道。 撰文:刘倩希统筹:张光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