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0月27日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喀什疫情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喀什新增确诊5例

喀什地区卫健委党组书记李林玉介绍,10月26日24时至27日17时,喀什地区新增确诊病例5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均为26日阳性复检确认。

新疆喀什地区已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截至10月27日17时,喀什地区需检测总人数.65万人,已全部完成核酸检测。除疏附县人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喀什地区其他县市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喀什卫健委:排除疏附县疫情与乌鲁木齐疫情的相关性

李林玉介绍,10月26日,由国家和新疆卫健委以及喀什地区组成的联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开展对此次疏附县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截至今天17时,专家组在已检出的疏附县无症状感染者中未发现有明确的与已知相关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发热病人接触史,或与冷链物品、野生动物的接触史,疫情的溯源工作正在进行中。

专家组在对已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样本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分析后,已排除疏附县疫情与7月份乌鲁木齐疫情的相关性,目前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仍在继续。

喀什疫情控制住了吗?专家表态

曾光表示,喀什地区能够做到及早发现疫情,且在情况尚未完全清楚的背景下开展比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其防治策略完全是正确的”。

但他同时指出,现在还要保持谨慎,“现在还是博弈的关键时刻,只能说是初战告捷”。曾光指出,我们要看到胜利的成绩,但更应该看到风险,了解喀什这波疫情为什么能够传播。曾光说,病毒不会无缘无故出现,我们不弄清楚这些问题,此次在喀什发生的事就还可能在其他地方发生。

“大范围疫情暴发的几率非常小”

一位新疆自治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2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喀什这波疫情可以说是一次局部的聚集性暴发。由于目前所有的阳性病例都指向疏附县,因此,大范围疫情暴发的几率非常小,更不会再出现原来一天报告多病例的情况了。

这位不具名的专家说:“这里不像大城市,有非常大的社会流动性,社区感染的风险较小。”他同时也表示,由于这波疫情的源头依旧未知,喀什地区的人们还不能放松警惕。

“只有搞清楚病毒源头,才算真正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波疫情到底是新一轮的本土流行,还是从其他地区来的输入型感染,目前还不清楚,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算真正掌握了控制疫情的主动权。否则,“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后,再次出现暴发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不用过度担心,但是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杨功焕说道,只要我们思想上不放松警惕,认真地做好防控措施,按部就班、有序地进行就可以了。

“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会给防控带来较大压力。”

10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院士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二波疫情已经到来,疫情严重程度已超过今春。

“国内疫情防控有力,未再发生大规模疫情,以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暴发为主。”张伯礼院士表示,秋冬已至,疫情防控不可懈怠,既要看到我们的优势和经验,也要充分认识疫情的复杂性。

他表示,国内疫情防控需警惕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叠加风险。此外,病毒已发生变异,传染性增强但毒性减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会给防控带来较大压力。

张伯礼院士提醒,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些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新冠疫苗有望年底或明年年初上市,检验检疫人员、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时接种。

关于本土疫情的最新发现引人深思

今早,北京新发地疫情最新结论冲上热搜。

10月23日,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在《国家科学评论》发文,通过分析相关病例、环境与食品等样品的核酸测序和病毒基因组序列,结合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研究人员揭示,该疫情中病毒源头极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并提出,冷链运输或为新冠病毒传播新途径。

论文电子版截图

年6月11日,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突现,打破了北京连续56天无新增病例的平静。该患者马上就被收治,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他从何处感染了病毒,却成了一个谜。

结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对其所到地区和接触人员的排查,北京市继而发现,2份来自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环境样本呈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随后,新发地市场名员工接受病毒核酸筛查,又有45人呈阳性。新发地市场随即成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