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军连简介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771.html

早在董卓被暗杀,袁绍界桥续命的大半年前,袁绍刚刚恐吓来冀州的时候,曹操得到了一个人的建议。

这个人,也是三国中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存在,一个可以媲美贾诩、郭嘉眼光的人。

他能读人心,看大势,他的判断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未出错。

这个人叫做鲍信。

鲍信在汉末崩塌时简短出场过,当时他奉何进命去老家招兵,等回来时何进刚刚被害,他看出了董卓是个无节操无下限的货,更看出了他刚刚入京实力未稳,于是他劝袁绍去干掉董卓。

袁绍一哆嗦,痛失好局。

随后,鲍信回到了地方,做了济北相,成了讨董卓的一路诸侯,带着两万部队,七百骑兵,五千辆车的辎重参与会盟。

在讨董联军中,袁绍作为盟主风头无两,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乱世终结者,只有鲍信看中了当时还是马仔级别的曹操,他认为曹操才是那个将乱世拨乱反正的人。

所以鲍信在曹操准备去荥阳拼命的时候派弟弟鲍韬带着队伍去帮曹操。

结果在革命青年曹操的英勇指挥下,鲍韬死在汴水了。

袁绍夺下冀州后,鲍信看出了袁绍不是帮着大汉这公司渡难关而是在拿他老袁家的招牌来给自己的公司上市用,鲍信对此时依附袁绍的曹操说:袁绍就是下一个董卓,黄河以北不要再呆了,去大河之南静观其变吧。

鲍信向曹操伸出了橄榄枝,来河南吧,与此同时,他还看出了此时的袁绍会是下一个董卓,更预感到了幽州的公孙瓒会对立足未稳的袁绍进行全面开战。

非常高明的眼光,但曹操却并不能一下子走的那么硬气。

因为你啥啥都没有嘛!给养啥的都得指望大哥袁绍,你去了河南也是依附兖州派,上哪都是当打手,何必总跳槽呢。

随后,事态如鲍信所料,袁绍被刘虞、公孙瓒、黑山军、南匈奴四面围攻,形势极其危急。

在这个关头,曹操并没有如鲍信说的那样放弃袁绍去河南求发展,而是选择跟他本初哥生死与共。

曹操在当时全国各地新闻头条上的形象是:上回差点死荥阳那大傻子这回要死河北了。

这回死定了,妥妥的,再找不到这种大傻子了。

曹操出兵东郡,一路顺流而下东推,打跑了黑山贼兵保护了即将在界桥开战的袁绍的侧翼安全,并对周边的所有敌视力量进行了有力威慑。

袁绍随后激动的老婆孩子都扔一边的得罪兖州刺史刘岱,跨区表曹操东郡太守。

东郡这块地方外号黄河旅游观光带,当年王景治何时东郡政府是主要配合对象,辖区有一半在黄河北,一半在黄河南,治所在黄河南的濮阳。

曹操做为袁绍的东郡太守,并没有将手伸到濮阳,而是将大本营安在了河北的东武阳。

其实此时河北危机四伏,他又和关系非常好的济北相鲍信全面接壤了,是有极大机会去向兖州派投诚的。

但是,年轻时一块偷新娘子的洛阳鸡飞狗跳二人组用他们的行动表示:

我们哥俩是可以同患难的!

年初,界桥新闻传来,曹操他本初哥打赢了!曹操也开始出兵顿丘,继续跟袁绍背后的黑山群贼开战。

曹操随后逆黄河而上,击败黑山贼眭固部,又在内黄击破南匈奴于夫罗,报答了他本初哥哥为了他不要老婆孩子的这份义气。

曹操袁绍这两位三国大佬在革命早期用鲜血凝结的友谊虽然最终没有万古长青,但客观来讲最终都兑现出了丰硕的回报。

前面曹操帮袁绍续命,后面袁绍给曹操撑腰。

就在年的春夏之交,曹操被一个大馅饼拍脸上了。

兖州刺史刘岱在作战中被青州黄巾贼给杀了。

说他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股黄巾军的背景。

年,在青州死灰复燃闹起来了非常凶猛的黄巾军,连破州郡,人数后来一直发展到了百余万。

基本上半数的青州百姓都信了教了。

曹老板在济南砸刘章祠堂的时候我们说过,青州“淫祀”现象严重,当地老百姓们在地上人和地下鬼的双料绑架下活的很艰难。

也因此,每有天下大乱,山东百姓就总能爆发出巨大的阶级仇恨情绪以及强悍的战斗力。

不过你说这这上百万教徒是不是都那么虔诚呢?

不一定。

流民这个组织只要是滚动裹挟起来,速度是非常快的。

一个村活不下去了,去抢另一个村,都吃干造完后两个村都活不下去了,就都变成了流民去抢第三个村。

这样越滚越大,如蝗虫般流窜壮大。

年时在盟军讨董的时候,青州的黄巾军开始肆虐青州,青州刺史焦和为了避免跟把他弄得很没面子的黄巾军开战,于是将兵带过了黄河,声称要来参加会盟。

结果没走几步,传来了曹老板在荥阳让徐荣剃光头的战报,大哥又吓的不敢动弹了。

回去又没本事剿匪,看见贼寇就跑,青州一片萧条,青州被黄巾蝗虫们残破,生生的把青州打成了根据地,不久,他本人就病死了。

年的时候,青州这伙黄巾贼将青州祸害干净了,开始北上沿着海边去打勃海,进入了冀州地界打算吃河北大户顺便与黑山黄巾军回合。

但这一回运气就没那么好了,碰上了公孙瓒老师,然后被屠杀俘虏了近十万。

由于河北人比较猛,这伙被打劫了的青州黄巾只好南下,此时只有一个方向了,兖州。

黄巾军攻入兖州后几乎没有啥阻拦,越过济北和东平,一度插入兖州腹心,杀了任城相郑遂。

随后黄巾军又回头转入东平郡,来找兖州一哥刘岱。

刘岱打算打跑这伙流贼,鲍信说:千万不能打,这伙贼跟往常的黄巾贼不一样,规模太大了,百姓震恐,卒无斗志,打不过啊!我观察贼众拖家带口的军无辎重,肯定是沿途一路走一路抢,现在咱们应该坚壁清野先固守,断他粮后等他自我溃散,随后再派精锐打他们!

鲍信说的很对,这伙黄巾军确实是没有辎重的。

因为辎重早在去年冬天被公孙瓒同志抢劫了,公孙瓒就是狂屠俘虏了近十万青州黄巾后才被河北投资人们彻底看好的。

但是吧,刘岱为啥非要跟这帮黄巾军开战呢?

也跟公孙瓒的战绩太过高光有很大的关系,这特么跟宰鸡有啥区别啊!

但人家公孙瓒那是幽州突骑,猛好几百年了,你有那兵种吗?

结果刘岱不听,出门后被黄巾军打死了。

曹操去年被说动去河南发展的心开始荡漾了,然后想睡觉有人递枕头,他在东武阳征辟的当地士族陈宫对他说,现在兖州无主,王命断绝,让我去当说客迎您牧兖州,凭它成霸王之业。

刘岱死后,兖州陷入了一片慌乱,兖州领导们突然明白了自己在国际上是个啥定位。

黄巾贼被公孙瓒当鸡宰。

扭过头来黄巾贼把兖州一哥当鸡宰。

现在唯一有指望的是谁呢?

河对面的袁绍把公孙瓒当傻子打,他兄弟曹操把黑山军和南匈奴当球踢。

陈宫过黄河后见到了兖州群雄,然后在老伯乐鲍信添油加醋的劝说下,以鲍信和州吏万潜等为首的兖州领导们去东郡迎曹操去顶了刘岱的坑。

不要高兴太早,没有平白无故的爱,就是看上你这傻小子能打了。

让你来是有条件的,这伙流贼还在这呢!你得给我们解决问题!

曹操作为入主兖州要交的投名状,必须帮兖州领导们解决黄巾军问题。

曹操研究后定了骄兵计,这伙流贼刚刚大胜,曹操打算拿自己当诱饵去引他们进入包围圈,随后偷袭剿灭之。

结果设想的挺好,在寿张,曹操和鲍信这帮高级领导当诱饵后将黄巾军引到了埋伏圈,却发现埋伏的步兵没赶到。(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

黄巾贼们跑的还特别快,这就把这帮兖州领导给围上了。

鲍信似乎是上辈子欠了曹操什么东西,这辈子的最大任务就是给他接到兖州随后再救他一命,鲍信殊死战斗将曹操救了出来,自己却死在了乱军之中。

知道为啥军纪里面“误点”的罪过都是杀头的了吧,几分钟的区别往往就是一场大胜或者全军覆没。

曹操入兖州的时机其实他也根本没有准备好。

在帮着袁绍剿匪的这两年中,他从丹阳拿到的那万余精兵和之前招募的老兵损耗的相当厉害,大部分兵源都是新兵蛋子。(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

他刚刚把名头打出来,还没有进行新兵训练就迎来了入兖州的机遇。

老天给你的重大机遇从来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

他考验你的永远是能不能迎着暴风口去披荆斩棘。

曹操进入兖州后不久就被已经打了好几年仗的青州黄巾军击败了好几次。(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

士气极其低落。

曹操随后被甲婴胄的开始没完没了的做思想工作,做战斗动员,宣誓军功必赏,才拢住了这伙新兵没散摊子。

曹操极其困难的在咬牙坚持。

好不容易才进了兖州,我绝不能放弃!

但是,从概率上来讲,你的这种坚持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战场上打的是人数;

因为战场上打的是老兵;

因为新兵只能在顺风场上才有点战斗力。

你现在人数远逊于黄巾贼;

风雨里打过来的老兵越来越少;

新兵打入了伍就没怎么打过胜仗。

眼瞅就要崩盘。

就在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的一个转机出现了。

黄巾军们给曹操写了封信:听说曹领导在济南时毁坏神坛,是个破四旧的斗士,这是咱们太平道兄弟的同道中人啊!现在汉朝气数已尽,黄家当立,天运不是您的才力所能改变的啊!

这封信,让曹操猛的一拍大脑瓜子!

对啊!我当年在青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是为他们做主的父母官啊!为了他们我爹差点都让我坑死了!

这让曹操看到了一种可能:谁说我一定要消灭他们呢?他们曾经是我的子民啊!

当年愤青打出的招牌谁能想到几年后竟然成为了命运低垂下的劲爆果实!

曹操开始跟这伙黄巾军们一边打,一边谈投降的条件。(数开示降路)

咱别打了,啥条件你提啊!咱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嘛!

一般来讲在这个眉来眼去的时候双方就都不再下死手了,不过曹操时不时还是挖坑搞陷阱坑这帮黄巾大兄弟,动不动还老搞夜战不让人好好睡觉。

最终,打打谈谈半年多,在济北,条件谈拢了。

年冬,史载:“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曹操完成了地盘和实力的双丰收。

这是曹操发家的一场最重要的战役,因为从中他选取了精壮之士编为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曹军的战斗主力,青州兵。

兖州收编青州兵是曹操事业发展中,最大的一次质的突破。

因为青州兵的性质很不一般。

这股力量,是无主的。

这在汉末极其重要!

这标志着,你不必再受制于你的下属!

汉末,少量的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混成了当地的顶级地头蛇,比如孙权虽然后来当了皇帝,但他这辈子都在和江东的士族博弈,孙吴打自卫反击战天下无敌,打开拓进取战罕见胜绩是有着重要的内部原因的。

孙吴的统治根基是众多江东士族、豪族的入股,武装力量中有大量的私人部曲,每次抵抗侵略,保卫的都是自家地盘,所以嗷嗷叫的上,每次出去开疆拓土打下来的又都不归自己,所以积极性从来不高。

刘表看似是荆州的法人,但为啥他一死整个荆州就无条件投降了?

因为他单骑入的宜城嘛!

不是他儿子刘琮大草包,而是人家荆州地头蛇们开会讨论的结果!

刘表虽然是大才人杰,但他最大的能力顶多能做到整合当地的力量。

因为除了一群地头蛇外,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实力!

蔡瑁张允这些地方势力一合计,换个老板自己的利益也不受损,但抵抗就不一定了,死的可能性大,还是赶紧回归中央!

包括赤壁前期,孙吴那一大票的主降派,根子也是在这。

你没有自己的铁杆力量,你说话的分量就没那么足!就没那么硬气!

举个例子,李典。

李典是山阳钜野人,他的从父李乾是乘氏豪族,有合宾客数千家(一两万人)。

后来李家跟曹操混了,双方经历了很多风雨,后来吕布之乱时李乾被杀,曹操派李乾的亲儿子李整带领他李家的那些宾客。(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

李整死了以后,曹操又派李典带领这支队伍。(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

倒了三手,还必须得是他李家的自己人带着这个队伍。

换别人你指挥不动!

这支青州兵的从天而降帮助曹操完成了这个力量的整合。

因为青州军体量足够大(从三十万人中选拔出来);

足够精锐能打(能和曹老板对彪半年多,还砍死一堆兖州领导)。

所以他曹操从此不用再看人脸子了,他不需要在平衡多方力量了,他可以指哪就打哪了!

这很重要!

很多的二百五决定并非是当时的决策者傻,能混到老大级别能拍板的人中草包还是少见,说到底,他有他的不得已,他有他需要平衡的太多方面。

曹操从这一刻,牢牢的攥住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看完恢弘意义后该深究了,他是咋逼降这百万青州兵的呢?

就因为他曾经是父母官吗?

仅仅是一方面。

史书中我们看到几句比较轻描淡写的话,说曹操逼降三十万黄巾军外加一百多万家属,精锐编成了青州兵,战斗力大增。

这是电子游戏中的结果。

真实世界中,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知道,战俘和家属的问题从来都是大问题,还记得当年为啥白起要坑杀40万赵军降卒吗?

仨问题。

养不活;制不住;没地方消化。

那凭啥你曹操那么点实力刚刚得到兖州就能这么轻松的逼降这么大体量的青州兵呢?

你咋就养得活?你咋就制得住?你咋就能消化了呢?

原因在于两方面:

1、人家曹操手中现在有地。

2、而且地的主人都死了。

曹操在和黄巾军谈判的过程中发现,黄巾军有一个特点,就是“且战且耕”。

也就是一边打仗,一边耕田。

这其实有点类似于“屯田”的土匪版本了。

那么“屯田”是个啥意思呢?

不是字面上种庄稼的意思,这个词是有特指含义的。

史书中一提起“屯田”,基本是指为军事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思。

一般来说像边疆与困难地区,中央政府都会下令当地的边防军进行屯田自给自足。

但这项制度向来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效率极其低下。

第一,种的这地不归自己,积极性永远上不来,可以参考人民公社。

第二,军队长官各种贪污,军屯土地慢慢就成私有化了。

军屯的最终演化往往就是变成社会毒瘤,碰也碰不得,收也收不得,地方怨声载道,中央避免提及,成为三不管问题。

但是野百合也是有春天的,屯田唯一在一个时期是能够输出正能量的。

这个时期就是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的最大问题,就是老百姓无法再进行安全生产了,结果整个社会在吃余粮,余粮吃没了就开始抢与杀,天下浩劫后,人口大规模减少,地都空出来了,再出来大神搞统一,等统一后再慢慢恢复生产。

此时的曹操刚刚入主兖州,基本上继承了刘岱和鲍信以及领导被杀的任城国地盘,而且地主势力并不是那么强大。

黄色区域为曹操地盘

兖州处于多省枢纽,黄巾大乱这些年都被揉碎了,大把的地荒着,兖州这个四战之地人口下降的很厉害。

曹操在刚刚天下大乱,诸侯们都在忙着抢地盘,抢兵源的时候,发现并瞄准了乱世生存的最重要砝码。

粮食。

但是,此处要划重点,此时曹操逼降青州兵的条件绝对不是标准的“屯田”。

因为“屯田”的本质是“官六民四”的超高税率。

由于这伙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时机上简直恰到好处,曹老板根本也消灭不了人家,还要有求于人家,所以谈判的条件绝对不可能是屯田,人家不可能认头让你剥削。

曹操正式的大规模屯田是在两年多后的年才开始的,到时候会有专门分析。

参考到后来年真正屯田政策时的转变,吃下这百万青州人口并从三十万的降卒中收编选拔了精壮青州兵的条件基本上可以推测为:

1、发放私有土地。

2、缴纳少量税负。

3、被选拔的青州兵有高级分红待遇以及家属税收优惠待遇。

4、形成军籍,不属于地方管辖,不摊派徭役,光负责打仗,兵源父死子继。

这几点随着后面剧情的深入会进行详细分析。

曹老板招降他们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我是这里的一把手,年轻力壮的都跟我去抢钱抢粮抢地盘,家属都跟我回去屯田种地,有粮吃,有地种,有衣穿,你们自己合计吧!

已经入冬了,你们要是再瞎折腾就把明年春耕荒过去了!你们能不能活过明年呢!

别琢磨了,我也是反四旧起家的,当年我帮你们砸的庙!咱们爷们有啥不好说的呢!我当年能罩着你们,现在就不能了吗!在这乱世你们不信你曹爸爸还能信谁啊!

除了生存条件谈妥了以外,由于青州兵的宗教属性,在投降时也附加了非常重要的一项:降曹不降汉。

确切的说,是降曹操一个人。

青州兵自此只忠于曹操,或者说也只有曹操才能降的住这帮身份特殊的“雪中送炭者”。

这种独特的宗教军事盟约颇有点纳投名状的互相不辜负色彩。

曹操病死时,人家青州兵竟然自行决定解甲归田回老家,曹丕也不敢得罪人家,最高规格退伍军人返乡待遇。

青州兵从组建到曹操死去的二十多年里,始终保持着单独编制,兵员的补充也是父死子继从原来黄巾军户中选拔的,而且人家的身份相当高,仗着有他曹爹护着特别擅长恶人先告状。

这支青州兵,说到底是曹操年轻时的郡下子民,更是他的私人武装。

也正如我们之前说的,这只武装让曹操从此牢牢的攥住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