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薛胄,字绍玄,河东汾阴人(今万荣县),是隋代一位著名的执法官和地方官吏。他在兖州兴建的水利工程,造福一方,被百姓们称为“薛公丰兖渠”。 1少年才子 薛胄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薛端曾经做过北周的蔡州刺史。薛胄聪明过人,少年时代就很有名气。他喜欢读书,领悟能力很强,遇到罕见的奇书,他一读也能明白其义,而且经常叹息前人的注疏不够准确完善。儒生们聚会时,他谈起书本知识,头头是道,经常能发挥出新奇的见解,辩正前人的不足。当时的大儒们,都很佩服薛胄。 薛胄并不满足于做个名儒,经常意气慷慨,表示要建功立业。北周明帝时代,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入朝做官。到了隋文帝的时代,他被提拔,后来做到兖州刺史。 2断案如神 薛胄到兖州上任后,发现监狱里关了几百名犯人,都是前任留下的积压案件,没有来得及处理。薛胄是个精通法律的大才子,用了十几天功夫,就把这些案子全部处理完毕,冤枉的犯人们也都放了回去,监狱里空空如也,这让大家很佩服。 不久,薛胄碰上了一件怪事。外出巡察时,在路上遇到一伙人,一打听,原来是陈州人向道力,被朝廷任命为高平郡守,正要去上任呢。薛胄很敏感,察觉到有点不对劲,这位向道力,很可能是个“假冒伪劣”的官员。 依薛胄的意思,先把向道力抓起来再说。他手下的司马王君馥却认为不妥,万一向道力没有问题,那薛胄就犯大错误了,没有证据,怎么能随便逮捕朝廷命官呢? 薛胄没奈何,就把向道力放走了。回到府里之后,越想越不对劲,思考了半天,还是决定把向道力抓回来,他就派自己手下的主簿去追。 薛胄手下,有一位叫徐俱罗的,以前担任过海陵郡守。后来朝廷派向道力来接替,徐俱罗就辞官了。向道力在海陵干满了一任,这才调到高平去任职。如果向道力是个假官,那么徐俱罗以前把海陵郡守的位子交给他,就算是一项大罪。徐俱罗很害怕,就对王君馥说:“向道力已经代替我做过一任郡守,现在刺史大人怎么能够怀疑他呢?” 王君馥又找到薛胄说情,薛胄这时的口气却很硬:“我已经查清楚,这个人是诈骗犯。司马大人如果要姑息养奸,以后是要连坐的。”吓得王君馥不敢再说话了。 不久,向道力一伙人就被抓回来了。薛胄升堂一问,没有费多大的劲,向道力就招供了。原来,他确实是个诈骗犯,自己伪造了诏书、公文、印信等一系列身份证明,先骗了徐俱罗的海陵郡守,混吃混喝几年,觉的有隙可乘、有利可图,就想跑到高平故伎重演。薛胄依法给向道力治了罪,这件事传播开来,大家都觉的薛胄是“神明”。 3兴修水利 兖州城的东边,有沂水、泗水两条河流,在这里汇合后向南流去。因为河道不畅,造成水流泛滥,把大量的农田淹没成沼泽湖泊,影响了当地百姓的农业生产。 薛胄研究了地形水势,带领百姓采石筑堰,强令河水改道向西,可能是汇入了淮河吧。这样,原来的沼泽湖泊,都变成了良田。而且,河水改道后,也可以通航,这样又促进了商业贸易。 兖州百姓感激薛胄的功德,把这条改道后的河流,称为“薛公丰兖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