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根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50819/4682368.html

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说的或许是南北疆的差异吧。

库车到喀什这一夜,在火车上睡得很好,第二日起得也早,满怀希望期待着中国最西部的日出。

打开手机,得知在吐鲁番一同游玩的广东女生G也将抵达喀什,只比我早到一个多小时,再仔细一问,我们在喀什又是预定的同一家青旅,偌大的新疆,从北疆到南疆,再次相遇也是一种缘分。

早上八点钟的喀什还是漆黑一片,城市的公交还没有开始运营。G下火车拼车先去了青旅,我还是决定等公交,因为从G发来的消息得知,青旅还没有开门。

坐上公交的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南疆和北疆的最大差别,那就是语言问题。喀什是维吾尔民族的聚居地,除了一些商铺的经营者,能通过汉语沟通的当地居民并不多,在公交上问了好多遍司机路线,我还是听得云里雾里,好在最终通过手机地图找到了站名。

到达青旅也才九点左右,G和几个驴友已经被邀请到了院子里休息,只是还不能办理入住,我和G再次相见,倍感亲切。青旅是一栋两层的维吾尔风格建筑,有一个大大的院子,二层是一个回廊,坐在院子里,听着从上海出发去探秘冰川的大哥讲诉遭遇雪崩的经历,甚是惊险。

等着办理好了入住手续,G说要收拾下洗洗衣服,我也将换下来的衣物进行清洗,并约好了下午一同去香妃墓游玩。

青旅离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只有几步路,周边也属于喀什老城的一部分。洗好衣服时间还早,我是个闲下来就难受的人,于是决定先在附近转转。

清晨的喀什还是一片安静,路边寻了一家小店,吃了点东西,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是连续两日都在火车上过夜的原因,实在有些疲惫,没逛多久便返回到青旅,差不多已是午饭时间。

午饭是在青旅拼餐的,20元一人。实际上很多青旅都是可以拼餐的,有些价格是固定的,有些则是根据菜品吃后再定。出门旅行,吃饭我比较喜欢速战速决,所以也很少拼餐。可能这两天真的太累了,加上在喀什的时间相对充裕,才决定午饭在青旅拼。

说实话,青旅的这顿饭还是很实惠的,烧菜的好像是一个四川阿姨,不得不说川菜的确合我胃口,只是可能一起拼餐的人还不是很熟,吃得有些拘谨。饭后,正是新疆一天中最热的时段,G还在收拾东西,我只能小睡片刻。

两点半,烈日当头,我和G从青旅出发,路上我买了两个新鲜的无花果,虽然很好吃但甜度真的有点接受不了,G买了一份酸奶,新疆的酸奶真的很纯,但听说很酸很酸,我没敢去尝试。

我们穿过老城坐上公交直奔香妃墓。香妃墓距离喀什市中心有段距离,好在有公交直达。坐着公交,穿梭在喀什城市中心,透过车窗感受着浓浓的异域风情。

香妃墓实际上是其家族几十口人的墓地,是否因为影视剧热播后改的名字不得而知,关于香妃的传说以及她是否葬于此地也是众说纷纭。

从建筑上来说,香妃墓像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外观气势恢宏,绿色琉璃砖贴面的墙体在阳光映射下格外耀眼。

不过整个景区值得停留参观的地方也只有这个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清真寺的几根柱子,也是历史的原物。

毕竟30元的门票也不便宜了,我和G走走停停绕了几圈也花费了一个多小时,从香妃墓出来才下午五点多,我们决定坐着公交去大巴扎转转。

喀什大巴扎的气势无法和乌鲁木齐大巴扎相比,更谈不上什么建筑特色,你甚至很难找到标志性的出入口,不过进去之后又是一番景象,逛了一圈下来感觉还是当地人居多。

整个大巴扎售卖的主要是民族特色的各种服饰和物品,也有很多小商品和生活日用品,听人说,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小商品,在这里都能买到。在大巴扎里,身边所呈现出的场景有种浓浓的西域风情。

很多人建议,在新疆如果你不是真的想要买东西,最好不要频繁地询问价格。我对购物一向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询问这里的价格如何。

在我四处询问唇膏的时候,因为语言问题店家一直在给我推荐洗发水,后来还是在一个当地年轻人的沟通下才买到了唇膏。我又花6元钱买了两双袜子,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出了大巴扎,时间也才下午六点半,我和G一致的目标是高台民居,电影《追风筝的人》部分场景曾在这里拍摄。

高台民居是典型的维吾尔族民居,房屋依崖而建,由黄土搭建而成,是古老喀什的灵魂所在。

高台民居离喀什噶尔古城实际上仅一桥之隔,却仿佛跨越千年的两个世界。

不过之前就已经得知,高台民居目前面临整体拆迁,已经禁止游客进入。我和G都抱着一丝或许可以混进去的希望想要试试看,事实证明我们失败了。看到出入口有J把门,我们只能上前询问,被告知禁止进入。

失望的我们正要返回噶尔古城时,意想不到的转折出现了。G看到一位中年维族妇女双手提着很多生活用品吃力地向停车场走,她本想好意上前帮个忙顺便问问是否有其他的路通往高台民居。当我们帮维族妇女把东西提到车前时,她示意我们上她的车,这意外的举动让毫无准备的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原本心中落空的希望又重新点燃。我们以为她就住在高台民居或者有其他的方式送我们进去,高兴得不得了,但这高兴来得太容易也太短暂,事情的结局却有些哭笑不得。

说实话,直到我们和这位维族妇女莫名其妙般地告别,也没弄清楚她的真正用意。我和G后来猜测她可能以为我们迷路了,于是带着我们在喀什的市中心绕了一圈,最终差不多又送我们回到了原点。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之间没有办法用汉语交流,中年妇女一直热情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维语,我们一直说着她听不懂的汉语,我们也试图通过软件来翻译,最终还是没能明白彼此想表达的意思。

虽然还是没能进入高台民居,和维族妇女作别还是说了声谢谢,有点尴尬的相遇却也让我和G对新疆人有了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维族人的内心真的挺纯朴的。在明显可以看出我们是游客,不知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前提下,不假思索地把东西交给我们,并且轻易地让我们坐上了她的私家车,又载着我们在喀什的市中心转了一圈,最最关键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

我想,在内地早已物质化的城市中很少能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有些尴尬的经历却增加了我对维族人的好感,维族人的那种纯朴是真实写在脸上的。

关于高台民居,我和G总觉得遗憾,或许它也将成为喀什城市化进程中的牺牲品,一个古老的村落不久后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逛了一下午,已是晚上八点多,喀什的夜晚还没有到来。我们没有目的地走在喀什的街头,发现了一处小山坡,看到一家小亭子卖着炸串,看起来很有食欲,肚子也有些饿了,于是决定先吃点东西。G原本想尝尝新疆的大乌苏,可惜小店里没有,便一人要了一罐奶啤,点了一些炸串。新疆的奶啤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以至于回到内地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在逛超市时总是下意识地寻找奶啤的踪迹,可惜无果。

坐在喀什的制高点,俯瞰喀什城市的全貌。眼前的喀什很现代,城市中心也有摩天轮,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象。

不经意间的城市广告宣传中得知,喀什也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于是恍然大悟。

喀什直到晚上九点半才黑天,这让入疆已经一周的我还是无法适应。由于G第二日要去办理边防证去往塔县,我们便穿过喀什老城往青旅的方向走。

没走多远又偶然地赶上了喀什夜市的来临。G要先回青旅收拾东西,我的时间充裕,一个人逛起了夜市。

入疆以来,从哈密到吐鲁番再到库车,城市的夜市和聚集性的活动因为某些原因都已经取消很久了。没想到在喀什还能感受到夜幕降临后新疆的城市繁华与生活气息。

喀什夜市的规模很大,虽然有游客,但当地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夜市中的小吃并不贵,也让我多少有些意外。

虽然我对吃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但看着很多看起来很有特色的东西还是想去尝尝,这一尝便无法收场,几样下来肚子撑得难受。

回到青旅差不多快十二点了,对于新疆来说这并不算晚,喀什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第二日我计划早起再去探探高台民居,想着摸黑进去应该希望很大,便洗洗睡了。

次日确实起得很早,城市还笼罩在一片茫茫的夜色中,路上几乎看不到几个行人,我壮着胆子一路往高台民居的方向走。

本想可以趁着夜色一定能溜进高台民居,谁知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路痴,我不得不承认。

在噶尔古城里怎么转也转不出来,直到太阳升起天空大亮,我才看到远处的高台民居,想着看门的J应该来了,只能果断放弃。

G和上海大哥顺利坐上了去往塔县的班车,我告诉G再探高台民居没有成功,G说如果她没有赶往塔县,也一定会去尝试。

在喀什停留的最后几个小时,我依然是在噶尔古城迷宫般的大小巷子里度过的。

噶尔老城其实不古,虽然很多当地居民生活在这里,但整体的建筑应该都是新建或者翻建的。

不过同内地的大型商业街区相比,还算是有些特色,穿梭在古城分不清方向的小巷之中,仿佛置身于中东国家,浓浓的异域风情。

在喀什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沿街商铺几乎是家家铁门上锁,不是店里没人,也不是暂停营业,而是出于特殊原因采取的措施,老板都是先观察人而后才开门让进店的。我询问的一家药店直接通过铁门空隙进行沟通交易。

在之前到过的哈密、吐鲁番和库车,虽然也能明显感觉到一些紧张的氛围,但确实没有注意到像喀什这样店铺都是铁门迎客的。一道铁门防止了一些突发问题,却也阻隔了人与人之间原本的情感。

吃过午饭不过才下午,没什么事情便赶往喀什火车站,又经过了严格的安检,结果火车晚点近两个小时。对了,喀什的早上发生了轻微的地震,不过我没有感觉到,不知和火车晚点开出是否有关。

据说,在新疆火车晚点几个小时甚至突然取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之后我在乌鲁木齐转车时也遇到了长时间晚点的情况。

喀什去往乌鲁木齐的火车上,遇到几个去北疆和内地上大学的学生,聊了很长时间。他们初到内地上学时所遇到的困惑和我入疆前对新疆的预设有些相似,对于新疆依然停留在很古老的年代,他们甚至对于同学反复追问新疆是否已经通水通电这种长时间停留在脑海中的问题已经不愿去回答。

当然,所谓的贫穷与富裕是相对的,只有自己多出去走走才能真正去了解一座城市和一个地方,而不是道听途说。正如我当年在上海读书时,长期生活在上海的学生对于大连有飞机场居然都觉得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已经是年左右,这件事不知为何总是让我印象深刻并当做笑料讲给别人。

站得高当然可以看得远,但永远处于一个高点不动,看到的就是局限。物质上的优越并不能代表精神上的富有,别人虽然不如你但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差,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狂妄自大的骄傲有时候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关键是在别人都觉得你很无知时你还自豪地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喀什这座小城市给我的印象超出了我的预期,它远比我听说的和想象的要繁华、开放和包容。其实到喀什旅游的人多是奔着塔县帕米尔高原去的,我因为时间原因无法前往,确实留有很大的遗憾。我时常想象着G和同行的上海大哥在塔县一起游玩的情景,太多美好的画面,却终究是虚幻。于是安慰自己或许这为我日后想再去新疆增加个理由吧。第二日醒来,我将在首府乌鲁木齐短暂停留,然后转车直奔此次新疆之行的最重要目的地——喀纳斯。

喀什出行干货:

1.喀什站是南疆铁路的终点站,主要是在疆内运行的火车,车次不多,但喀什火车站就在市中心,公共交通很多,出行十分方便。

2.喀什位于中国的最西端,九月份天亮是北京时间8:00点左右,天黑是北京时间21:30左右。

3.香妃墓的票价并不便宜,也没有太多的看点,和香妃更是没有太直接的关联,如果选择前往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4.喀什最值得去的高台民居年左右就面临整体拆迁,已经禁止游客进入,如今现状如何不得而知。

5.噶尔古城虽然也是后修建的,但是同内地其他商业街区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要想着刻意从哪个口进哪个口出,因为像迷宫一样,真的分不清方向,随着自己的心情走就好,老城的面积很大,逛上一天也很惬意。

6.艾提尕尔清真寺的门票也不便宜,如果没有特别的信仰,在外面看看即可。

7.如果时间充裕,到喀什一定要去塔县,喀什有到塔县的固定班车,车次很少,但是正规。另外不要忘记办理边防证,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出发地免费办理。据说,到了旅游旺季,边防证很难现场办到并且价格昂贵,塔县的班车也是一票难求。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8.最后强调一点,喀什没你想象的那么落后,市中心也有高楼大厦,衣食住行十分方便。

(以上图片于年9月摄于新疆喀什)

(注:出行信息变动很大,以上信息仅供友情参考)

下期预告跋涉千里去新疆(6)喀纳斯的美,只需一双眼

尊重原创,欢迎分享!

版权所有,请勿抄袭!

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