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3.html 六年前一起入职的兄弟,各种网名都叫“出走不停”,他在工作满五年的时候“出走”,改行做了与摄影无关的工作。前段时间,出走兄弟转了一篇贴,并以“用经历定义人生”作为转帖评语。出走兄以他的方式充实着自己的经历,真替他高兴。 从现在到那个时候,叫做“未来”。 感谢记者这个职业,让我可以去到作为游客不会去到的地方。我几乎每个月都要搭乘一次以上的飞机,时间稍长的旅途,我都能读完一部小说。去往新疆的飞行,读完了《时生》。这部非典型东野圭吾作品,恰是对经历和未来的书写。 在喀什吃第一顿饭的时候,突然饭店大厅里想起了民族音乐。20秒之后,一群年轻人手拉手聚集到了饭桌旁稍大一点的空间,跳起民族舞蹈,就好像歌舞和吃饭一样正常。他们刚考完了语文和数学,明天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等着他们。 哦,原来当天是6月7日,高考头一天。 16年前,我高考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未来。对于一个当时几乎没有离开过苏北小镇的18岁少年而言,高考就是彼时应该做的事,那就把这个事儿做好吧。对我来说,高考的现实意义也许远大于人生中随后的所有关口,但是当时的压力并没有多大。 《时生》中说,“无论怎么短暂的一个瞬间,只要有活着的感觉就有未来。只要心中有未来,人就能幸福起来。”可是,从火海里一个人跑出来的时生的奶奶,后半生并不幸福。 所以我觉得,当未来变得清晰,人也就失去了快乐的单纯时光。 上学那会儿,会为了一个讲座,一个展览,冒雨跨越大半个北京城。时常想起六年前,我们几个工龄只有几十天的摄影记者去围观侯德健之后,叼着冰棒和香烟,在胡同里耍酷的模样。而如今,就在几天前,一个哥们说,算上白洋淀泛舟(雄安新区成立,我们为各自的单位去采访),好像我们聚齐只有4次啊? 我们再也不会为了一个无功利的爱好花费过多精力,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了一个明晰的“未来”。 ---------------------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已走过中国所有的省份。每到一座城市,除非被迫与团队同行,我不会主动去景点,而更愿意选择去当地人生活的地方溜达。人为商业化的景点,充斥着更多功利的元素,而普通人生活的地方,装着更多的“经历”。 在喀什,当发现我在拍他们一家之后,坐在草地上吃甜瓜的维吾尔一家人,一定要让我也吃一块,把我感动的不行。后来,我在古城推开老乡的门,都会受到相同的待遇。这在我走过的其他地方,都没有遇到过。后来听说,在南疆的乡下,有的果树上的果实不卖,那是专门是为路过的人准备的。 相比较刚做记者那几年,现在出差,我拍照的激情在逐渐减弱。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内地城市,都在同质化。如果将硬盘里那些以城市名字命名的文件夹的名称互换,可能我都指不出,某一张照片属于哪一座城市。某些二三线城市为了整齐划一,整条街甚至整座城市的商店,都是统一的门脸。这就像上中学的时候,虽然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但都要装在随时都想扯烂跺几脚烧掉的校服内。 当全国的城市都在分不清你我的时候,处于中国西端的喀什,依旧保持着某些原有的风貌。这是迄今为止,我最愿意拍照的内地城市之一。 与瓜达尔一样,因为“你懂的”原因,新疆,尤其喀什,也是中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