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喀什河大桥 和田人都不陌生 经历50多年风雨沧桑 它承载着 一代代和田人的记忆 记录着和田发展的点点滴滴 今天小编带你重新感受一下 玉龙喀什河大桥旧貌新颜大变化 先来一组玉龙喀什河大桥 旧貌VS新颜照片 感受一下 玉龙喀什河大桥旧貌 60年代的玉龙喀什河大桥桥面只有5米宽 年开始动工修建玉龙喀什河大桥 年8月1日玉龙喀什河大桥竣工通车 桥长米,宽9米 当时的大桥是不是感觉很高大上 桥面宽阔、气势磅礴的 玉龙喀什河新颜 年重建的玉龙喀什河一桥竣工通车 桥长.5米,宽29.5米 年玉龙喀什河二桥建成通车 年玉龙喀什河三桥建成通车 桥长米,宽31米 是玉龙喀什河上最宽的桥梁 再通过文字感受一下 玉龙喀什河大桥旧貌换新颜 的真实历程 回忆篇一60年代的玉龙喀什河大桥桥面只有5米宽,有人形容它是响桥,又叫断桥。因为它的桥墩是用原木制成的特大四方大木框,里面填满石头。桥面用粗原木做成,用蚂蟥钉子连接而成。因为白天黑夜人、畜、车辆不断通过,压得桥身吱吱响,大桥晃动得跟鱼摆尾似的。每年夏天由昆仑山汇集起来的,如野马般肆意的洪水不光冲击河堤和两岸的农田、房屋,也把桥墩冲的翻跟斗,造成河两岸母子不能相见。医院医院的重病患者和远行的人困守在东岸。那份焦急心情,度日如年。人们风趣地称玉龙喀什河大桥为“断桥”。 工人正在修建玉龙喀什河大桥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它随便就能给人类出一道难解的题。每年的汛期临近时,就到了和田军分区的官兵们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时任和田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的黄诚指挥军民抗洪抢险。从玉龙喀什河上游的米利克到洛浦县铁流公社这一段是主要防洪区,玉龙喀什大桥就在这一段。军分区的官兵们自然成了护桥人。 6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亲眼目睹了官兵们在汹涌的洪水中打捞被冲散的木料,有三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当时,黄司令率领军民沿河堤一直追寻到英尔力克才找到3名战士的遗体。黄司令流泪了,他发誓不把玉龙喀什河大桥修好,他就不姓黄了。不久,玉龙喀什河两岸就打起了很多帐篷,开始了修桥工程。后来,这座桥又经过拓宽,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如今的玉龙喀什河大桥,距离和田市中心3公里多。现在的水泥大桥全长余米,宽28米,高15米,于年枯水期动工,年8月1日均醒了通车典礼。经过4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桥现在还能通行20吨以下车,桥修好后,结束了千百年来每到汛期,洪水肆意冲毁河堤、农田和房屋的状况。 年人们欢聚一堂 庆祝玉龙喀什河大桥竣工通车 如今,站在桥头,心情既激动又沉闷。昔日那无休无止防洪抢险,和田各族人民、军分区的官兵们、十五团的老战士们面对咆哮的洪水,毫不退缩。一幕幕惊心动魄,令人胆寒。当年,毛厂书记吴德林因为单位在河边,他每次都参加抗洪。身为领导的他几十年如一日,打桩、抱石头、背土,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每年他都要在冰冷刺骨的洪水中浸泡几十天。由于他长期在冰水中浸泡,导致寒气进入身体各个关节部位,疼痛难忍,失去知觉变了形。到他离世时部分关节已不成形了,实在令人心酸及敬佩。 大桥的建成结束了千百年来 汛期洪水冲毁河堤、农田的状况 这座大桥的修建,结束了千百年来因洪水带给和田人民的无穷无尽的灾难,它是一座通向未来的永固桥梁,是人民心目中永远的新旧通途。60岁以上的人不会忘记没有桥的情形,只是太少,太少了。 回忆篇二本报记者:鲁玉珍 随着和田旅游业及工业的发展,车流量及车辆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车流量快速上升。并随着玉龙喀什河东岸原洛浦县玉龙喀什镇、吉亚乡并入和田市管辖,畜力车、人力车及自行车增多,混合交通严重,行车安全性较差。为了满足和田人们的出行于年9月1日开工建造玉龙喀什河二桥,历时3年时间总投资万元的玉龙喀什河二桥建成通车。 现在的玉龙喀什河二桥 玉龙喀什河二桥风景 年8月1日上午,玉龙喀什河畔彩带飘飘、礼花绽放、人声鼎沸,和田市滨河新区跨河大桥开工兴建。该桥是继玉龙喀什河一桥、二桥之后,又一座贯通玉龙喀什河两岸的连通工程。该桥对和田市两个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经济建设、民群出行等方面提供优越条件,历时一年时间总投资万元的大桥正式通车运行,据了解玉龙喀什河三桥宽31米,长米,是玉龙喀什河上最宽的桥梁。 现在的玉龙喀什河三桥 原玉龙喀什河一桥因荷载标准较低,使用40年以来全桥多处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不能适应交通运输要求,于是在年5月开工重建玉龙喀什河一桥。据了解新玉龙喀什河一桥总投资万元,桥长.5米。 回忆篇三本报记者:牟林 “以前的老桥特别窄,经常堵车,有时候一个小时都过不去,步行也很不方便。现在老桥重建了,很漂亮,桥面宽阔,出行特别方便。”6月19日,和田市玉龙喀什镇农民买买提明·买提肉孜在新改建的玉龙喀什河大桥人行道上同记者交谈,显得格外开心。 玉龙喀什河市区段的大桥共有三座,被和田人分别称为老桥、二桥和三桥。老桥即第一大桥,修建于年9月,长米,桥面宽度仅为9米,双向两车道,桥面狭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桥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日均车流量在1万辆以上,经常出现交通阻塞,安全隐患较多,已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了解决老桥机动车、畜力车、人力车、行人混行,安全隐患多的问题,经多方努力争取,S线玉龙喀什河大桥建设项目纳入到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危桥改造工程项目中,由新疆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新疆通达路桥咨询有限公司监理。 重建的玉龙喀什河老桥新面貌 玉龙喀什河大桥风景 S线玉龙喀什河大桥项目于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路线全长1.43千米,起点位于和田市区东侧市政府联合办公楼前,终点与和田—阿拉尔公路平交路口相接,跨越玉龙喀什河,其中大桥全长.5米,桥宽29.5米,为双向四车道桥梁,总投资约1亿元。项目采用拆除老桥,在原有旧桥址上重建一座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方式施工建设,于年11月17日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下河捡玉、桥头玉石交易一直是玉龙喀什河第一大桥周边的特色,如今“老桥”升级,玉石爱好者和玉石商人更是格外兴奋。“现在桥修得特别好,无论是游玩,还是做生意,往返都特别方便。”在和田市从事玉石经营的商人刘军亭说道。 编辑:刘晓凤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