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援疆的根本在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提出了组团式教育援疆,由教育部牵头,各省负责具体实施。广东省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四厅委联合下发24号文,7月前完成了教师选拔工作,组织保障积极有效。 我校援疆教师彭罗生老师(左二) 丝路喀什,魅力援疆 年仲夏,我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万人援疆援藏支教”计划,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教学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美好愿望,毅然地报名加入了组团式援疆支教活动,成为了广州支教团百名教师的一员。8月22日至23日,在广州进行了几场高密度而富有针对性的培训后,作别繁花四季的广东,于24日入疆,来到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 入疆后的第二天的培训更接地气,当地政府与教育局为我们全面介绍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宗教、人口构成,尤其是教育现状,鼓励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安心搞好教学工作,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26日,我们一百人到达驻地——疏附县公租房小区。感叹于疏附县的古旧与静逸,干旱与多尘,面容各异的面庞流露着善意的笑容。年,疏附县县委、县人民政府迁到现在的县城所在地——托克扎克镇,全县人口28万,维吾尔族占到了96%,汉族约为3%,人民文化水平整体落后。全县干旱少雨,全年降雨量仅为70mm,瓜果品种丰富,因早晚温差大,日照强而极甜。 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一个民族,一座城,一个社区,就投入到与受援学校领导、高二年级见面,准备教材、教案,熟悉环境的各项事情中。几个月下来,收获良多,也受益匪浅。 一、教学的日子是平静而曲折的,不厌其烦,缓缓地浇灌边疆之花。 经过几个星期的摸排调查,逐渐掌握了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维苍白,远比想象的要糟糕,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静下心来,想想路只能一步一步的走,默默地向学生输灌先进教学理念,改变其观念,端正其态度,同时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学习能力。我接下来的教学管理工作便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展开。一方面,我把茂名十七中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带进班里,不厌其烦地精讲,反复练,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对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我讲授得更细致、更具体,更注重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做学生的知心好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将自己的经历与人格魅力影响以故事的形式同他们分享,从而引领他们不断进步,力求做到润心而无声。 二、传帮带的过程是忙碌而充实的,言传身教,积极培养青年教师。 在到达之前,广东省教育厅,喀什地区教育局,疏附县教科局组织的各种培训会议上一再嘱托:要我们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18年秋季开学伊始,在疏附县教科局的统一组织部署下,我承担了为全县培训九年级数学教师的任务。具体工作如下,第一阶段下乡面对面给老师们讲解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如何组织好教学流程;从教育心理学,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数学语言艺术到习题编辑处理技巧,事无巨细,言传身教,深得青年老师好评。这些老师们也热情好学,朝气蓬勃,与他们相处在一起的课堂课后互动充分,充满了乐趣。第二阶段,采用远程网络培训的形式,在县教研室网络教育中心,我给更多的青年老师们讲了数学与数学课堂,以及数学习题编制与数学能力培养。在疏附二中,对同青年教师王朝刚的指导,我尽心尽力,从备课、上课等方面尽心指导,效果显著。 三、团队生活的点滴是孤独又生动的,团结互助,和谐的共度时艰。 离家万里,难免心生孤独,丰富多样的团队生活,团结互助的团风是减少思乡愁情,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务实求真,相互帮助的茂名援疆朋友们总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三五好友加个菜,聊聊天,诉说心中无限事,饭后一起走走,既强健心身,又见证着疏附县城变化的欣欣向荣;周末的主题活动更是活跃气氛,增进团结,减压降负的好方式。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片土地上,各种困难总在所难免,进疆的几个月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教学相长,援疆教育工作效果逐步显现;生活上也能基本适应,尽管过度干旱让人血压时不时有点升高,但依然可以通过锻炼与注意饮食进行调节。任重而道远,我们都应该本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继续前行,为边疆教育教学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供稿:彭罗生 供图:彭罗生 审核:黄东生 编辑:沈小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