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城市形象宣传大片。视频来源:喀什电视台 1、大同乡,一朵杏花的方向 沿着一朵杏花的方向,狩猎少年骑着白马,在初春的清晨,闯入帕米尔高原深处。 大同乡某个村庄,十分寂静,只有淡淡的花香与晨雾,在暗暗流动。狩猎少年生怕惊扰了村庄的梦,在村头,停止了清脆的马蹄声,跃身下马。低头,把白马拴在开满杏花的百年古树上。抬头,轻轻攀下一枚杏枝,试图用鼻翼,触及一朵杏花淡红的花瓣。他整个身心,沉浸在花的世界里,做着一个幸福的梦。他爱这春天,爱这杏花,也许是高原的冬天蛰伏的太久。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耳根,惊落了无数的花瓣。他蓦然一惊,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杏枝。不远处,身着红衣的牧羊姑娘,正赶着白色的羊群,咩咩咩,朝村头走来。两人目光相会的瞬间,他痴痴的望着牧羊姑娘。牧羊姑娘压低了头,目光投向羊群,脸上泛起了红晕。姑娘的牧羊犬,朝着他狂吠了几声。他方才觉得有些失态,赶紧把目光收了回来,假装望着自己的白马,若无其事,轻轻捋着马鬃。 很快,远处的雪山出现了第一缕霞光,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整个村庄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狩猎少年跃上马身,整理整理身上的装具,快马加鞭,朝着高原的深处狂奔而去。 牧羊犬朝着白马狂奔的方向,又汪汪了几声。牧羊姑娘方才晃过神来,望着狩猎少年远去的方向,静静的凝视、凝视。 2、石头城,一缕晨光溜进了城 一缕春日的晨光,从石头城城门缝隙溜进了城,吹响了阿米尔腰间的一枚鹰笛,声音燎亮而奔放。 阿依古丽似乎明白这笛声的含义,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了伸懒腰,推开阁楼的窗户,望着绿草如茵、水网如织的阿拉尔草场,望着遍地放牧的牛羊。双眸藏着的那一汪湖水,泛起闪亮的涟漪,净阔而深情。她想起了一个春天的约会,那是年前初冬时节,与阿米尔的一个春天的约定。阿依古丽开始装扮着自己,特意穿上了最绚丽多彩的服饰。一番装扮之后,她更加亮丽迷人。 当阿依古丽走下阁楼,阿米尔早已在阁楼下恭候多时。阿依古丽有意无意地打量了阿米尔。只见,阿米尔头戴吐马克帽,身穿绣花坎肩和上衣,神采飞扬。两人相互微笑了一下,阿米尔牵着阿依古丽的手,飞快地走向了城外。 在阿拉尔草场的溪流边,几对塔吉克青年男女,早已经拿着手鼓与鹰笛,准备演奏帕米尔高原最古老的爱情歌曲。等阿米尔与阿依古丽脚步刚刚走近,大家已经打起手鼓,吹着鹰笛,在尖利悦耳的笛声与高亢激越的鼓声中,开始跳起了鹰舞。阿米尔迫不及待地向阿米尔,展示着帕米尔舞王的技艺。数秒钟之后,他准确地掌握了乐曲的节奏,踏着鼓点,时而似雄鹰盘旋展翅,时而似鹰起隼落。他的动作与苍劲的雄鹰飞翔的动作几乎惊人的相似,而且似乎多了几分神似。阿依古丽望着阿米尔,脸颊泛起红晕。 经不起音乐的诱惑,阿依古丽也跳起来鹰舞。阿米尔瞥见阿依古丽那净阔而深情的双眸,心儿狂跳,像笼中之鸟焦急地扑扇,想飞起胸膛。阿依古丽在阿米尔散乱飘逸的乌发下,看到了他太阳般光艳照人的面庞,心中盛开了一朵莲。 远处,草原的湿水地映着石头城的影子,蔚然成景。一群雄鹰循着鹰笛与手鼓悠扬的乐曲,在石头城上空盘旋俯冲,划着优美的弧线,似乎在书写最美的诗行,点缀这段爱情主题的诗章。 3、慕士塔格,那是雄鹰展翅的天堂 帕米尔之巅的慕士塔格峰,那是雄鹰展翅的天堂。你用飞翔的方式,俯瞰群山苍茫,搏击狂风暴雪。你的梦与生俱来,就是王者的梦,就是太阳的梦。 那一场暴风雪来得太急。羽翼未丰、双爪尚钝的你,被一阵狂风打落悬崖,跌入山谷。那一刻,你感到了耻辱,但没有退缩。你明白风雨之后才有全新的生活,容不得自己胆怯。你在跌落的山谷,竖起一块无形的碑,警示你的耻辱。记不清多少次,你一次又一次地试飞,努力拍打着逐渐健壮起来的双翼,让它们在烈风狂雪中生出傲骨,让它们在孤独屈辱中变得坚硬,钢铁一般的坚硬。 数年后,一场百年不遇的风暴来临,整个帕米尔高原天昏地暗,电闪雷鸣,飞沙走石。毒蛇污染着草场,狐豺侵袭着村庄的牛羊。你一次次俯冲大地,试图捕猎狡猾的狐豺和剧毒的蛇,但一次次被飓风拍打在危崖峭壁上。你用利爪插入石缝,硬生生地把石头抓出了痕,把脚下的冰烫热成了水。你用如炬的目光,剪断雷电的暴烈,响箭般刺入大地,雕起猎物,尔后盘旋直上,准备着下一次冲锋。 你从不结伴飞行,但你从不害怕孤独,试图用高度俯视一切人世的沧桑。有一天黄昏,我目送一只鹰登上了慕士塔格的峰顶。然后,一片鹰形的云出现在峰顶。我痴痴地望着峰顶,等待鹰的凯旋。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天边,那只鹰依旧没有回来。 我静静地站在冷寂的夜空下,掠过内心的浮躁与不净,突围世俗的目光,想要赶在黎明之前,蜕变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鹰。 4、叼羊,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啊,那一声长号,响彻云霄,飞奔的骏马与英勇的塔吉克少年,如离弦之箭,驰骋在叼羊的赛场。春天里的诺鲁孜节,慕士塔格脚下,一片辽阔的草地,村民们举办叼羊的活动,祈祷人畜兴旺,祈求岁月丰收。 叼羊,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是一场力量和智慧的较量。一只羊比烈日更猛烈,激起了无数狂野的鹰,在这万物萌生的高原,涌动了冰山,沸腾了血!飞奔马蹄下的滚滚尘土,仿佛天上的云,海上的浪,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比拼氛围。骑手与马时隐时现,昂扬的马首与变幻莫测的马尾,令人不由联想到腾龙的型像。 一群鹰,时散时聚,左右驰骋,角逐得难分难解。突然,一个名叫艾赛提的塔吉克少年,一马当先,成功绕过对阵的围追堵截,冲进对手的阵营,夺下了那只羊。艾赛提同伴迅速向前拽住缰绳,抽打马背,前拉后推,左右手护卫,让艾赛提顺利冲出对手设下的重重包围,把夺到的山羊放到了规定的地方,获得了胜利。艾赛提高举夺得的羊,向人们挥手致意。一时间,草场沸腾了,四周围观的人纷纷鼓掌庆贺。 艾赛提六岁那年,没有被父亲的羊皮帽砸倒,便开始学着骑马赛马。从那时起,他像父亲一样,成为高原放牧的能手,曾在暴风雪中寻找了近百只失散的牲畜,数十次与狼群遭遇。十年过去了,他站在叼羊赛场,像一只雄鹰展翅翱翔,被阳光亲吻,被冰山拥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受人尊敬的叼羊手,被誉为"帕米尔的雄鹰"。 艾赛提在蓝天与大地之间,他把平常的岁月站成一片亮丽的风景。帕米尔高原,任他纵横驰骋,任他高歌长啸,任他披荆斩棘。他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用追赶太阳的风情,塑造民族的永恒。 5、喀什古城,一壶茶慢了千年的时光 "喀什噶尔"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意为"玉石之地",这里在古代名叫"疏勒",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的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多年,堪称我国西部最早的国际商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 吾斯塘博依路古巷,百年茶馆,是丝绸之路上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浓缩着上千年的丝路记忆。百年茶馆,那排百年的老茶壶,煮着百年的故事。时光在如此静谧的地方,拉长了一个世纪的轮回。 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来到这里,寻找岁月的痕迹。在正门的位置,一壶黑茶,一个圆馕,几个中老年朋友,表情悠闲,畅谈自如。他们喝的浸泡在茶水里、泛着浓郁茶香气的情感。谈的是写在脸上的喜悦与满足。他们喝的是时间与回忆,谈的是时间与风沙埋葬的传说。时间在他们一杯又一杯黑茶中行走,许多的画面永远定格在了飘渺的记忆里。他们用这种方式传播信息,延续着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有一位长须老者,胡子里藏着数不尽的故事。他一杯黑茶,一个圆馕,一年四季,从未间断在这里给老人、小孩、游客讲着遥远的故事。他年青的岁月与过往,有着太多的不平凡。如今在徐徐道来的记忆里,才会如此美好,才如此平静。 我在二楼靠窗的一个位置坐着。门外的吾斯塘博依老街依旧人来人往。茶来了,我闻了闻茶,然后轻轻地尝了一小口。这茶的味道十分熟悉,好像母亲在后山采摘回来,刚刚做好的新茶。 我似乎看到了,道道清茶,带着潇湘昨夜后山的春雨,从茶马古道出发,和着丝路的驼铃与粗旷的风,在异域风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然后来到这百年茶馆。 一壶茶,拉长了古城的时光。不知这是喝的第几口,茶水已经凉了。我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古城古道,黛瓦青墙。不知是谁撑着一把诗意的油纸伞,在亭阁里焚香抚琴,唱着:在西域红亮的铜壶里,要用一生玉府书香时光,烹煮一杯永不变凉的茶! 6、炉火正旺,我在匠人街锻打诗文 喀什人有句话:"不到手工艺品一条街,就不算到喀什。"手工艺品一条街的原始名称是吾斯塘博依,在维语里是"水渠边"的意思。老喀什居民喜欢称这条街道为匠人街,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工匠集中的地方。 维吾尔族诗人玉素甫在《福乐智慧》中告诫人们,要盛情款待手艺人。因为"世界的装饰靠他们,人间的奇迹由他们创造。"诗人为什么要这样说?答案只能到匠人街寻找。 独自一人,走在喀什噶尔市区吾斯塘博依路,一条悠长悠长的匠人街,听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我的心灵变得祥和而踏实。 耸立在街口的两个三米多高的大铜壶,为匠人街添足了气场。往里走,悠扬的琴声将我引进了一间制作热瓦甫等乐器的工坊。原来,一位中年模样的民族乐器手工匠人,正在调试刚刚做好的新琴。那段琴声虽然短暂,却美妙之极,忽而婉转柔情,忽而翻腾欢奔。匠人看着自己的琴,眯住了双阳,看样子,找到了知音。他说,这是一把上好的琴。我望了望,匠人身边那张布满深槽的桌子。它不知制出了多少把琴,又给多少人带来了快乐。 工坊对面,两位锻打铜器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拉着风箱,把炉火正烧得红旺。另一位用铁夹固定烧得通红的铜块,右手用铁锤使劲地锻打着铜块。望着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我突发奇想,能不能请铜匠们高举手中的铁锤,将我的诗文,一并锻打之后,铭刻在痕都拉斯的铜壶上,永久地树立在古老的匠人之街。 不远处,几个比他还老的老人,正在古柳树下聊天,有说有笑,喜悦之情荡漾在老人的脸上和深深的皱纹里。两个小孩蹲在地上认真地听着,那样子像是听懂了什么。 匠人街的中心位置,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两位老匠人正挽起衣袖,聚精会神,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望着雕塑,我贮立了好久。有时,我想,我何尝不是一名匠人。笔是我的工具,书房是我的工坊,书本是我的师父,装点书房的各种珍藏是我的工友,那一篇篇倾注我灵感与心血的美文是我的作品。 7、高台民居,窑烧里开出一朵朵巴旦木花 如果说,喀什吾斯塘博依路匠人街从来没有过安静,不论春夏秋冬,整天都是叮叮当当、嚓嚓咣咣的声音。高台民居阔孜其亚贝希巷的安静,能让人明显感觉到时间的静谧。 我数次陪同友人来到高台民居。慢慢地发现,这里不能小看。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雄踞喀什,坐拥南疆的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维吾尔族人骄傲地称其为"我们欢乐的家园。" 穿过阔孜其亚贝希巷,走到巷子的尾端,便能来到民居内的土陶人家。其中吐尔逊·祖农家最为有名,它收藏着土陶人家几百年的守望。吐尔逊·祖农,作为喀什老城土陶技艺的第六代传人,吐尔逊从小跟着爷爷与父亲制作土陶,是这里最资深的手工制陶人,他的陶房也成了外地游客了解土陶的首选之地。 我很认真地观察过吐尔逊·祖农,制作土陶的全过程。他带着女儿在老城边的吐曼河取完土,然后踩泥、转坯、捏塑、上釉。这样重复着一个匠人世纪的轮回。最后,远古信仰,衍生的原始符号,或深或浅,忽隐忽现,在千年窑烧里,开出一朵朵浅紫、中黄、墨绿的巴旦木花。吐尔逊·祖农的陶艺赢得了游客青睐,为他的土陶作坊带来新的生机。 有一次,我陪同一位外地记者采访喀什。她想夜里造访高台民居土陶人家。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阔孜其亚贝希巷的黑暗吞噬着我的勇气,阻塞每一个紧张的毛孔。走到在民巷深处,突然,礼拜的经诵划破夜空的宁静,像是在集结朝圣的灵魂,让我们有些紧张。幽深的小巷四通八达,加之夜的黑,我们怀疑自己走进了迷宫。这时,我想起了朋友的提醒,走在铺有六角砖的巷子,是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活路",走在铺有小长条砖的小巷里,那就是"死路"。我们借着微弱的手机灯光,循着脚下砖块的形状,找到了巷子尾端的土陶人家。 站在土陶人家的平台上,望着高台下蜿蜒而去的吐曼河以及城市的灯光,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一道自由的强光,用情与浪漫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8、一群白鸽,飞过艾提尕尔广场 清晨,一群白鸽,飞过喀什噶尔上空。在艾提尕尔广场曼舞,宛如一片祥云,张开翅膀,时刻准备迎接游人的光临大驾。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维吾尔族开斋节。聚礼结束后,每年在艾提尕尔广场,维吾尔族民众都会跳起表达节日快乐的萨玛舞。一曲曲吉祥歌儿唱起来,唱出了边城人民的好心情;一段段吉祥舞儿跳起来,舞出了全城老少的幸福梦。在场的游客也被欢乐的现场氛围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跳舞的人群中,兴致勃勃地学着舞步,一招一式引来围观者的欢笑,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从广场出来,游客最喜欢去地方就是巴扎,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在那里,游客可以淘到最有民族特色的各式物品。喀什噶尔巴扎,瓜果透着鲜甜,小毛驴蹦出幽默的故事,毛毯镶嵌天方夜谭的魔法,还有传说中阿里巴巴故意留下的金库。绵延七千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就这样浓缩在巴扎商人,滴溜溜转动的眼珠子里;安织在车鸣、驴叫、人喊汇成的一首巴扎交响乐中。 一位诗人曾对我说,边地边城,什么都是金色的,包括房屋与汽车,阳光与葡萄,语言与空气。金色是喀什噶尔的主色调,秋天最典型,秋天的沙漠泛着金色,胡杨又被沙漠染成金色。到了其他季节,整个城市被黄色涂料粉饰,也呈现一种金黄的色调。她又说,边地边城,什么都是干燥的。包括情人的嘴唇,玫瑰的眼泪,诗人的情诗。她的目光,曾在喀什噶尔被干燥的眼神烫伤,十几个年轮也没有恢复。 前几天,我给她回了短信,邀请她来喀什噶尔旅游,这里瓦蓝的雪水能够缓解她的眼疾,绿洲的青草鲜花能够治疗她的忧伤。她没有立即回信,我想她是觉察到了什么? 现在,每当经过艾提尕尔广场,看着白鸽从头顶飞过,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岁月的祥和宁静。我越来越喜爱这片白鸽飞舞的天空。我越来越爱恋这白鸽飞舞的年代。 金石,本名曾小华,祖籍湖南,现居新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参军入伍,长期守卫在大漠边关,足迹遍布塔克拉玛干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四次荣立三等功,多次选派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政治学院等地学习培训。系军旅作家,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喀什地区作协秘书长,新媒体《我从南疆来》创始人,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七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编著出版长篇小说《决刺》《水太阳》《压舱石》《极地英雄》《一个人的昆仑》、中篇小说《树图腾》《峡谷追逃》《猎狼行动》、短篇小说集《骆驼不愿路过的地方》、散文随笔集《我们》《素描新疆》、报告文学集《大漠写忠诚》《冷的边关热的血》、诗集《西域颂》《有你的地方就有天堂》等十余部作品,多篇作品入选《天山明月》《阳光下的青橄榄》《中国武警风釆录》等丛书,参与主编《天山卫士》《南疆卫士》等丛书多部,在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连续五年获得武警新闻宣传工作一等奖,九次获得第八、九、十、十一届武警文艺奖和部分刊物奖。欢迎添加有了白癜风怎么办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