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扁平疣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67.html ——以下为正文— 融媒体讯16年前,29岁的赵建新因患急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终身与轮椅为伴。乐观的他并没有被病痛所打倒,而是努力学会自理,用坚强书写轮椅上的生命乐章。 16年来,六旬父母不离不弃,竭尽全力精心照顾,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爱与坚守。 突患重疾坚强面对现实 赵建新是一名退伍军人,年从部队转业回宿松,分配到县客运管理站工作。“那是我最不愿回忆的一段日子!”在谈及刚生病的时候,赵建新眼睛里泛着泪光。 年的一天晚上,赵建新突然感觉颈椎疼痛难忍,医院的各项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脊髓炎,这个病导致他高位截瘫,无法站立行走。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同事和亲人的照顾下,他辗转上海、医院就诊,均治疗无效。得知噩耗后,原本打算结婚的他,劝说当时的女朋友离开了自己,至今仍单身一人。 “刚开始非常地绝望和痛苦,四肢不能自由支配,刷牙、洗脸、起床、吃饭等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能独自完成,都要靠父母的照顾。”赵建新觉得自己是个累赘,暗暗发誓要学会自理。 “人活着,就要面对现实。”靠在轮椅上,赵建新用一根手指娴熟地敲击着电脑键盘,浏览残疾人自理和励志视频,鼓励自己勇敢地活下去。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通过学习残疾人如何自理、询问医生康复训练方法,一天一天不懈地训练,如今可以独自上下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 时刻不忘学习的他,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学习强国”App,积分排名一直位列单位第一名。县客运管理站副站长石四元评价道:“赵建新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工作上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优秀职工,生病期间,还经常为站里工作出谋划策,不忘军人本色,时刻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大爱无言16年精心照料 洗衣、做饭、擦洗、按摩……这些事,赵建新的父母为他做了十六年。 刚得知终身瘫痪的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给他的父母难以想象的打击。67岁的父亲赵应成难掩心中的酸楚:“这么棒的一个小伙子突然瘫痪了,我们心里非常不好受,这十几年从未放弃过照顾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儿子。” 赵应成说:“对于高位截瘫的人,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褥疮、血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每天父亲要帮儿子擦洗身体、早晚按摩半小时,防止出现并发症。刚开始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还要每天抱着上下床、2至3小时翻身一次。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赵建新在床边栓了一根麻绳,借助绳子的力量自己完成翻身动作。 赵建新一家7口人,弟弟弟媳在浙江温州打工,两个侄子由父母照顾,医药和生活费用压力较大。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他的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挨家挨户送牛奶,还当过快递员。 68岁的母亲汪华枝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原来要一口一口地喂儿子吃饭,等儿子吃完后,她才简单地吃点,又匆匆地送两个侄子上学读书。“有一次我们俩都不在家,儿子突然从轮椅上摔倒了,他自己慢慢挪到床上,特别地心疼。现在不敢在外面待太久,放心不下他一个人在家,就连亲戚喊吃饭,我们也从来没去过了。”汪华枝红了眼,偷偷抹起了眼泪。 县交通运输局系统工会主席胡存新说:“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每年都会帮助他申请大病救助,将他作为春节、八一、月帮扶等慰问金发放对象,多次到他家进行交流慰问。看到他现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非常高兴。” 新春伊始,赵建新对接下来的一年充满希望与憧憬。“非常感激父母这些年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和精神上鼓励,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关爱,因为有你们,我一定会继续坚强地活下去,笑着面对生活。”他激动地说。(融媒体记者肖丹妮) 来源:宿松县融媒体中心小编:花信商务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