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地名:紫金县隶属:河源市区划代码:代码前6位:长途区号:邮政编码:车牌号码:粤P行政级别:县人口数量:约61.2万人人口密度:人/km2辖区面积:平方公里紫金县相关网站: ·紫金旅游 ·紫金特产 ·紫金十大特产 ·紫金十景 ·紫金县名人 ·紫金县学校名录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特产 ·河源市十大特产 ·河源市十景 ·河源名人 ·河源学校名录 ·广东品牌网 ·广东旅游 ·广东特产 ·广东十大特产 ·广东十景 ·广东名人 区划代码面积简介紫城镇14.3km2 紫金县辖镇,县府驻地。建国初期称金城镇,属附城区、第一区,年属附城公社,年分设城镇公社,年设紫城镇。位于县境东东部,面积14.…[详细]九田社区 城东社区 永安社区 安民社区 西城社区 新安社区 城南社区 上坝社区 安良社区 通惠社区 附城社区 乌石社区 白溪村 城西村 林田村 蓝坑村 中洞村 中埔村 衙前村 水澄村 黄花村 横径村 新庄村 上庄村 鹧鸪村 璜光村 璜坑村 乌石村 石陂村 龙鸣村 荷岗村 南岗村 龙湖村 龙潭村 上书村 下书村 上澄村 升车村 升平村 仕贵村 石坑村 榕林村 仙湖村 龙窝镇102km2 龙窝镇地处紫金县东南部,广东省政府于年5月批准为紫金县的4个中心镇之一。龙窝镇与乌石、水墩、苏区、瓦溪接壤,是紫金南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详细]龙窝社区 梅园村 慎田村 上坑村 龙窝村 琴江村 礼坑村 竹径村 黄洞村 琴星村 连塘村 桂山村 高坑村 排楼村 茶松村 南奋村 双下村 黄田村 彭坊村 嶂下村 罗洞村 红星村 宝洞村 琴口村 洋头村 琴南村 五星村 东坑村 公柘村 公村村 光明村 庆丰村 黄竹塘村 官田村 九和镇103222.9km2 九和镇位于紫金县中部偏南,东北邻瓦溪,东南连九树,西接蓝塘,北毗青溪,南部与惠东县接壤。其前身是年10月成立的九和公社,年9月撤社设区…[详细]九和社区 金光村 五一村 九和村 官坑村 富竹村 黄砂村 龙塘村 双罗村 热水村 幸福村 芫芬村 在上村 在南村 上义镇104km2 一、地理环境上义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东经°48′,北纬23°17′。面积平方公里。东与紫金县蓝塘镇相邻,南与惠东县松坑镇相连,…[详细]上义社区 光辉村 吉洞村 招元村 叶西村 郊田村 卷蓬村 上义村 蓝塘镇105.8km2 蓝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全镇总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和一个居委会(年12月经县批准,撤销业坑村并入双兴村、撤销黄沙村并入河塘村,…[详细]蓝塘社区 长塘村 蓝塘村 塘田村 和睦村 龙渡村 河塘村 白沙村 告坑村 加元村 元吉村 双兴村 半径村 汉塘村 市北村 罗塘村 留塘村 沙塘村 自然村 百罗村 石城村 建联村 南山村 大村村 布心村 博雅村 茜坑村 凤安镇106km2 紫金县辖镇。建国初期先后属紫金县第二区、第六区、蓝塘公社,年分立凤安公社,年撤社设区,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平方公…[详细]凤安社区 仁里村 上坑村 横排村 竹塘村 回龙村 黄洞坑村 下石村 觉民村 凤民村 佛岭村 东龙村 义容镇107356.2km2 紫金县义容镇位于紫金县西部,东接附城镇,西连古竹镇,南毗凤安、蓝塘,北邻临江、柏埔。省道中石线穿境而过。距紫金县城50公里,至古竹15公里,到河源市区…[详细]义容社区 和平村 东平村 中兴村 大同村 华星村 西平村 新民村 桥田村 大新村 黄洞村 均安村 南洋村 夏棠村 安全村 塘面村 汀村村 坪輋村 龙腾村 下告村 南坑村 青水村 联光村 下青溪村 宝山村 古竹镇108.1km2 古竹镇位于紫金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西与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河源市源城区隔东江相望.全镇总面积.1平方公里(含东江林场),其中山地16,81…[详细]古竹社区 留洞村 蓼坑村 四维村 水东村 槎岭村 平渡村 新围村 上联村 雁头村 吉安村 下洞村 上洞村 榴坑村 双坑村 雅色村 孔埔村 榄溪村 潮沙村 区划代码面积简介临江镇109135km2 紫金县辖镇。年从原紫金县第十区分设临江乡,年属柏埔公社,年分立临江公社,年撤社设区,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详细]临江社区 塘排村 桂林村 联新村 前进村 禾坑村 澄岭村 胜利村 年丰村 梧峰村 光凹村 柏埔镇.2km2 紫金县辖镇。年从原紫金县第十区分设柏埔公社,年撤社设区,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7万。镇政府驻…[详细]柏埔社区 东方村 永丰村 洋坑村 梅中村 福田村 方湖村 群星村 良洞村 复兴村 利民村 南昌村 新丰村 大鲁村 东升村 黄塘镇111230.6km2 黄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北部,东连附城,西接柏埔,南毗青溪,北邻东源县康禾。其前身是年10月成立的黄塘公社,年9月改为黄塘区,19…[详细]黄塘社区 铁嶂村 庙前村 嶂拔村 拱桥村 曹坑村 上黄塘村 车前村 长岌村 下黄塘村 腊石村 锦口村 澄田村 敬梓镇112.3km2 敬梓镇位于紫金县东部,东接五华县华阳镇,西连中坝镇,南邻水墩镇,北与五华县长布镇交界。其前身是年4月设立的敬梓公社,年9月撤社设区,1…[详细]塘美村 敬梓村 柑坑村 中联村 陂头村 正联村 联和村 扬眉村 冯坑村 洋高村 南村村 甘田村 田头村 水墩镇115.4km2 水墩镇位于紫金县城的东南部,东邻五华县龙村、华阳,西接龙窝、乌石,南连洋头,北毗敬梓、中坝。其前身是年12月设立的水墩乡,…[详细]璜坑村 水墩村 群丰村 秋溪村 段布村 雅布村 黎坑村 黄且村 陂湖村 水口村 南岭镇115.2km2 南岭镇位于县境东南端,东临陆河县,西连苏区,南与海丰县毗邻,北接洋头镇和五华县登輋镇。其前身是年4月设立的南岭公社,年3月…[详细]南岭社区 瑞邱村 彩头村 高新村 东溪村 王告村 庄田村 苏区镇116125km2 苏区镇位于紫金县东南部,东连南岭镇,南与惠东马山、高潭镇毗邻,西、北接龙窝、洋头镇。其前身是年12月设立的炮子乡,年10月…[详细]苏区社区 炮子村 青溪村 龙上村 黄布村 永光村 永坑村 赤溪村 小北村 瓦溪镇117.4km2 瓦溪镇位于紫金县中部,秋香江中游。东邻乌石、龙窝,西接青溪及九和富竹,南连九树与九和五一,北毗附城。其前身是年4月设立的瓦溪公社,…[详细]瓦溪社区 围澳村 瓦溪村 四联村 下濑村 上濑村 上东村 半岗村 新龙村 墩头村 高田村 公坑村 洪田村 九树村 椒坑村 茶岗村 红光村 好义镇11889.8km2 好义镇位于紫金县西南端,东邻凤安,西、南接惠阳市芦岚与大岚镇,北临古竹。其前身是年10月成立的好义公社,年9月改为好义区,…[详细]好义社区 双全村 积良村 小古村 鹿塘村 宜良村 吉田村 远光村 高尚村 中坝镇119170km2 中坝镇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入粤始祖地;位于韩江支流北琴江的最上游,地处紫金县城的东北部,东邻五华县长布镇,北毗东源县黄村镇;省道广下线纵穿而过,与中长公…[详细]中坝社区 广福村 中心村 发昌村 上石村 乐平村 良庄村 富坑村 松梓村 塔坳村 北坑村 贺光村 径口村 袁田村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东江中游东岸,东连五华县,西接惠阳又与博罗隔江相望,南邻陆河、海丰、惠东,北界河源市郊区、源城区。年,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辖11乡、12镇。总人口61.2万,99%为汉族。县城紫城镇,距广州公里。 紫金地域,远古属百越地,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年)设置永安县,属惠州府。为避免与福建永安县重名,民国3年(年)改名紫金县。 紫金-金属 紫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气候温和,年均无霜期天、降水量毫米,适宜水稻、花生、大豆、甘蔗、蚕桑等农作物生长,一年四季可种作。群山连绵,盛产木材、竹子、松脂、茶叶、水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之一;矿资源丰富,有铁、锡、铅锌、瓷土、萤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河溪众多,水能巨大,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3万余千瓦,可开发6万余千瓦,是全国能源开发重点县之一;矿泉水、地热资源也甚为丰富,有着经济开发的巨大潜力。 紫金属山区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明嘉靖中期,境内工人、农民起义不断,官府屡次派兵镇压,社会动乱10余年,人烟稀少。明隆庆初置县后,社会政治渐趋安定,县署采用奖励耕种政策,教民广种麻、豆、姜、芋等作物,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至清道光年间,全县耕地面积比建县初增加六成;手工业方面,建有炼铁、铸锅、陶瓷、造纸、缝纫、鞋革、食品等工场作坊,主要产品铁锅、椒酱、漆皮箱、竹壳茶等远销南洋等地;商业也相应的发展,墟市比建县初增加四倍多。文化教育亦有所发展,培育了诸多进士、举人、贡生等人才。鸦片战争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吏治腐败,民生日困。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社会混乱。民国14年(年)东征胜利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统一和巩固,本县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出现新局面,创办了紫金中学、女子小学及一批高等小学,开展了平民识字和扫盲运动,为推进国民革命,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公路被毁坏,商品来源阻隔,外销土特产品积压,市场萧条,人民生活甚苦。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爆发,当局横征暴敛,水利不兴,灾害频繁,货币贬值,经济衰退。民国36年统计,全县20.4万人,工业仅有铸锅、食品等小作坊80余家及余户个体手工业;商业只有余家小商户;中小学校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文盲率占六成多;人均生产稻谷仅公斤,许多农民除了交地租,“放下禾镰无米煮”。 紫金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明嘉靖二十九年(年),青溪约磜头山冶铸工人杨立率矿工人起义。岭东兵备尤英多次派重兵镇压,捕杀了杨立,但武装斗争一直坚持了20余年。明崇祯十四年(年),林九我等率领农民0余人在九和(今九树)乌禽嶂举旗起义,率部攻打永安、长乐等县城。清嘉庆七年(年),永安天地会首领官粤陇和白莲教首领赖东保,在青溪约天字嶂聚集会员和农民数千人揭竿起义,围攻永安县城。咸丰年间,永安天地会首领朱戴开邀集万人在洋头寨、上义天地会首领彭日升集中0余人在招元村分别举行起义,响应太平军作战。光绪三十四年(年),好义陈伟湘受孙中山衔命,率万余人在古竹汤坑山举行武装起义,攻打大富翁和清兵、乡团。民国3年(年),九和李荣泰接受孙中山指示,组织0余人在九和红花埔起义,进行武装讨袁,声震东江。 20年代初,中共党员刘尔崧、刘琴西从广州返回紫金故乡出版进步刊物,创办劳动半夜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共产党员,于年建立紫金党小组、紫金县总农会。年,成立中共紫金县特别支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筹建了国民党紫金县党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各种社会团体纷纷成立,政治气氛空前高涨。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中共紫金县组织领导人民在县城举行了“四.二六”武装暴动,于5月1日建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不久,转移到炮子建立革命根据地。紫金县长丘国忠联合海、陆、惠、紫、五等县地主民团对炮子进行了3次“进剿”,人数由人增加至0人,均被紫金工农革命军所击败。年12月,在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帮助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在炮子成立,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年3月,国民党军黄旭初部和地主民团数千人,分数路“进剿”炮子苏区,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县有0多人遭杀害。革命处于低潮。幸存的共产党人仍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紫金县组织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宣传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壮大抗日力量,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派四十六军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彭锐任紫金县长,建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多次派兵镇压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和根据地。紫金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中共紫金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为争民主、求解放,在县内和惠紫、紫五、紫河边境重建人民武装,不畏艰险,积极投身于解放战争,于年5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解放了紫金。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开始后,紫金人民先后有多名英烈献出了宝贵生命。事迹可歌可泣,芳名永垂不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金大地回春,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至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过平息匪患和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经济迅速发展。 至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兴办了一批地方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发展了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这一期间,工业、农业总产值年均分别递增25%和9.9%,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期间,本县先后建成县人民瓷厂、宝山铁厂等一批地方国营厂矿;全县通过抽调社队劳动力修筑了紫古、紫海(紫金段)公路;建成了附城的响水磜,蓝塘的茜坑、马耳坪,临江的禾坑、斩坑,义容的鸡公田等一批小型水库。但此时浮夸风、“共产风”严重,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在领导生产上瞎指挥,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影响,年、年全县连续两年粮食减产。年春夏间,农村严重饥荒,出现水肿病和人口非正常死亡现象。县委、县政府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扭转了被动局面。同年冬起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纠正经济工作中一些“左”的做法,人民公社体制下放,恢复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开放农贸市场,同时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使国民经济很快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至年,年均工农业总产值比年增长26.2%。 年开始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紫金的各项事业再次遭受严重损失。年到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仅6.23%,粮食产量年平均递增率仅3.33%,而年的人口却比年增长30.84%。期间,虽然也兴办了一些工厂,并发动群众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兴建了一批小水电站和公路,但由于在农业政策上过份强调以粮为纲,限制社员搞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辽阔的山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缓慢。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1亿元(按年不变价,下同),人均元;农业人口人均集体分配48.6元、人均口粮.5公斤,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年后,本县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胆改革,开拓进取,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年,上义公社半数以上生产队首先实行包产到户,深受农民欢迎,很快在全县推开。年,普遍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给农民分了自留山、责任山。本县围绕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蚕桑、甘蔗等农林土特产及畜牧、水产业,先后建立茶叶、水果、紫胶、芳樟、南药、竹子、杉等初具规模的商品基地。同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乡(镇)、村和家庭大办各种企业。年,全县办有乡(镇)、村、联户、家庭四级企业超万家,从业人员2.7万余人、占农村总劳力11.6%,总收入1.41亿元、比年增长19倍,乡镇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的经济支柱。此外,还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全县走出家门,到县内外从事建筑业、工副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近1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0年中,农业产品、产值大幅度提高,人们长期渴望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椐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2.01亿元,比年增长1.73倍;粮食总产18万吨,比年增长38.8%;农业人口人均口粮公斤、人均纯收入元,分别比年增长12.52%和9.2倍。 工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上了一批新项目。年后,逐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年起,本县先后投资多万元,对原燃料充足、产品适销对路的县造纸厂、粉酒厂等一批地方国营企业进行扩建改造和设备更新,装配了金刚石、彩色胶印、水泥袋纸、木薯酒精等10多条生产线,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多渠道集资余万元,兴建了县水泥厂、县缫丝厂。至年,全县建立起以采矿、冶炼、建材、陶瓷、铸造、机械、造纸、印刷、炮竹、化学、食品、木竹制品等10多个工业行业(体系),工业企业发展到个,其中全民和乡镇以上办的个,村和个体办的4个,分别比年增加8.8倍、24%和13.1倍;全县年工业总产值1.13亿元,比年增加1.35倍。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全县签订“三来一补”合同已履约的34宗,引进机械设备台(套),利用外资.11万美元,收入工缴费万美元。 能源、交通、通信建设有很大进展。年后,本县把能源、交通、通信建设列为发展紫金经济的突破口。水电建设方面,新建了17座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千瓦,年增发电量万千瓦小时。同时把县电力输电线路由35千伏升为千伏,联入国家大电网。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1.83万千瓦,占水能可开发量30%;输变电网线路长余公里,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和76%的家庭用上了电。在交通、通信方面,县采取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和实行民工建勤的办法,整修扩改县公路主干线,修筑乡村公路和出境公路,并投入大量资金办通信,交通、通信日趋便利。年,全县有公路干线和支线总长公里,各乡(镇)和70%以上的管理区已通汽车;已开通县城门、古竹门自动电话。 造林绿化跃上新台阶。建国后,县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和开发。但由于受体制多变影响和管护不善等原因,森林资源多次遭受严重破坏。至年森林二类调查时,全县森林覆盖率降到37.1%。年起,县大力进行植树和飞播造林。特别是年6月后,县委、县政府响应省委“加快造林步伐,十年绿化广东”的号召,痛下决心,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带领全县人民苦战一年造林万亩,受到省委和国务院的通报表扬。同时,狠抓森林封、管、节、造结合,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步回升。年,基本消灭了荒山,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3%,活立木蓄积量增至.9万立方米,比年增长15.5%。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市场日趋繁荣。年后,集镇建设速度加快,市区面积不断扩展。年,县城城区面积由2.44平方公里扩大到3.38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比年增加26.6倍。商业,打破了封闭式的流通体制,建立了国营、集体、联营、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新体制。年,全县有商业网点个,其中国营个;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82亿元,比年增加2.77倍。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年本县预算内财政收入首次超千万元,达.1万元,比年增加58%。 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年,经省、地教育主管部门验收,宣布为“基本无文盲县”;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9%、巩固率为98.4%;年至年,全县每年平均有人考上大学、中专学校读书。广播电视迅速发展,年,全县有电视差转台19座、卫星地面接收站8座,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医疗卫生有所加强,全县有县属和乡镇医疗卫生单位31个,村医疗站(室)个,卫生技术人员3人,设有病床张,拥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烈性传染病和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1.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1‰。科技队伍扩大,全县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科技人员人,其中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紫金县各项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省内一些富裕地区相比差距尚大,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仍较为贫困。年,全县人均国民收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农民平均纯收入,分别只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五分之三和五分之三。改变落后面貌,已是全县人民的强烈愿望。紫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61万多勤劳勇敢的人民以及10万以上爱国爱乡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中共十三大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富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的紫金人民,在中共紫金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正在从实际出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谱写更新的历史篇章。 紫金——与铂金、黄金并称为世界上第三大金。俄罗斯是其主要产地,其余还分布在土耳其等国,但俄罗斯的紫金在世界上最为著名,尤其是俄罗斯地大物博,紫金矿藏非常丰富。因产地不同,成色也有所不同。因紫金工艺精湛,即使同一个牌子的紫金首饰,因其工艺的不同,成色和亮度上也会有所差别。但紫金首饰的亮度、光泽度和坚硬耐磨度,都优于其它两款金首饰。即使带了很多年,也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光泽度和亮度。而且,中国的首饰镶嵌的石头大多为锆石或钻石,但俄罗斯的紫金首饰,有锆石(价格也偏低),有天然石头,有钻石,红宝石,绿宝石,天然水晶,以及其它你叫都叫不上名来的各色宝石,因为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嘛,地大物博的,盛产各色宝石。纯正的紫金首饰为标号,相当于我们所说的24K,其余还有,相当于我们的18K。 在金质饰品中,紫金是最具欧洲风格的一种。紫金与黄金及白金不同的是,含金量为百分之五十八点五,硬度高,色泽光亮。其中成品,如戒指、耳环、手链等在欧洲上等社会的社交活动中都是尊贵、财富及高品位的象征。且随着佩带时间会越来越亮,不需要去专业的金店进行清洗。 [感谢网友"kangqing"分享此内容。] 百度推广 以下地名与紫金县面积相当: 黑龙江齐齐哈尔克山县 重庆市云阳县 辽宁省阜新彰武县 甘肃省定西安定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 黑龙江哈尔滨木兰县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 河北省张家口沽源县 云南省昆明寻甸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博湖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柯克亚乡 贵州省六盘水水城县 紫金县相关名人 温铎(~) 刘尔崧(~) 林立 钟一强(~) 邓缵先 杜同仿 钟良(~) 张光农 叶振强(~) 丘国忠(~) 温子良(~) 朱乙(~) 杜林芳(~) 叶添 朱戴开 刘海帆 到紫金县必去著名景点 苏区革命遗址群 紫金学宫 紫金观 庙祖石南母寺 天子嶂 文天祥屯兵遗址 白溪水库 白溪 公馆 紫金中山公园 河源越王山风景区 佛母娘娘庙 桂山围石楼 御临门温泉度假村 九和温泉 武顿山 紫金县特产与美食 紫金永安牌椒酱 紫金春甜桔 蓝塘土猪 紫金竹壳茶 紫金香菇 紫金牛肉丸 客家地瓜包 八刀汤 紫金黄花菜 紫苏鲜龙 香酥琵琶虾 紫金仙人粄(凉粉) 紫金凉果 客家黄老酒 紫金龙须神茶 金圳米 紫金县民俗文化 紫金花朝戏 客家糯米酒传统酿造技 和平猫头狮 龙川手擎木偶戏 住宿办公写字楼出租地皮出售。 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