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代贝币、战国汉代刀币和布币,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铜钱等,中国古钱币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所珍视,民间交流活跃。对于收藏界人士来说,钱币收藏是个永不过时、资金门槛低、适合大众参与的收藏门类。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 编号:WTZLFW- 重:30.9g直径:4.5cm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对双龙戏珠(寿字)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龙腹部分别镌有三团云朵,下端镌海浪图案。正面和背面的龙图造型完全不同。此款光绪元宝发行量极少,丁未一两,品相完整,保存完好,有一定包浆年代感,极具收藏价值。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是由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为铸额小,传世稀罕,大多数民间藏家没有见过实物。 光绪银币双龙一两是光绪年间未流通的样币之一,作为近代银元“十大珍”之首其精湛的工艺与收藏价值一直为世人惊叹,目前存世量及其稀少。 它是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为了体现满清皇权制度在货币领域的权威,其设计制造者不计成本地进行了精美绝伦的设计。其艺术水准、防伪能力迄今没有被超越。传世此种光绪银币存世仅见一枚,是被国内外集藏界公认的中国近代银币大珍品。 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 编号:WTZLFW- 重:32.6g直径:4.5cm 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为新疆喀什铸造的壹两大清银币。正面内圈为“大清银币”四字,中间有一花朵,“清”字左边“水”旁三角挑。圈外上方是“喀什道”三字,下方标注“湘平一两”,字体挺秀。右侧为老维吾尔文“ZarbKashgar”(汉译喀什噶尔造),左侧老维吾尔文为“BirSar”(汉译壹两)及回历纪年1325(公元1907年)。背面内圈中心为蟠龙图案,外圈右侧为带花大叶纹,左侧为对称叶状纹,两枝底部交叉,束以带结,上部则被一花朵分开。 史载光绪三一二年(丙午,1906年),清廷户部规定银币本位,开铸丙午纪重“大清银币”。翌年,新疆喀什即仿内地体制铸“大清银币”,铸有两种版别,一种记“喀什造”,另一种仅有“喀什”两字,都分“湘平壹两”和“湘平五钱”两种面额。数量很多,在新疆银币中较为普遍,但这枚则不同,第一,币面标注“喀什道”,“道”是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出现在钱币中,此为仅见;第二,面额为“湘平两”,将“壹”字书写成“不”,在新疆银币中极为独特,很为收藏界所珍视。 大清银币 编号:WTZLFW- 重:20g直径:3.9cm 此银币珠圈内书“大清银币”,上环钤有大清银币同义满文币文,下环为“宣统三年”表纪年字样,左右长枝大菊花花纹边饰,钱背中央为蟠龙腾云图案,龙鳞精细深刻,神龙翻腾云海,蟠龙胡须为曲胡须,属于曲须龙,因龙须作弯曲状得名。蟠龙栩栩如生,豪气万千,颇有皇家帝王风范。此大清银币包浆醇厚深峻,重量标准,成色划一,青锈弥漫,样式精美,纹饰清晰,字口、纹路、边齿入骨,雕工精湛,品相精美甚是难得,极具历史收藏价值。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编号:XJPZLFW- 重:22.4g直径:3.9cm 重:22g直径:3.9cm 此组大清银币包浆醇厚深峻,样式精美,雕工精湛,纹饰清晰,字口、纹路、边齿深刻,重量标准,成色划一。左右长枝大花纹边饰,珠圈正中间“大清银币”四字凸显,上环钤有大清银币同义满文币文,下环为“宣统三年”表纪年字样,钱背中央为蟠龙腾云图案,龙鳞精细深刻,神龙翻腾云海,蟠龙胡须为曲胡须,属于曲须龙,因龙须作弯曲状得名。大清银币包括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五个版本,曲须龙是其中唯一公开发行的版币,其他版本只是试铸的样币。蟠龙栩栩如生,豪气万千,颇有帝王风范。钱背中央书“壹圆”,钱币下环有英文字“ONEDOLLAR”表示壹圆币值。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 编号:WTZLFW- 重量:7g直经:2.8cm 此铜币为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正面圈内中央为一朵精致小花,光绪元宝四字左右上下围绕,星点绕一周。珠圈上环书“湖北省造”表示为湖北铸币厂局铸。左右为满文阳文边饰。下环书“当十”表示币值。背面为单蟠龙腾跃图案,威武遒劲。左右饰小花星。此币雕工精致。包浆自然厚道,文字、字口、纹路、边齿深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五帝币 编号:WTZLFW- 重:4.7g直径:2.8cm 重:4.3g直径:2.8cm 重:4.5g直径:2.8cm 重:4.5g直径:2.8cm 重:4.5g直径:2.8cm 顺治通宝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年),满清政权百废待兴,钱财匮乏,流通货币仍为明钱。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设置中央直属的铸钱机构——户部宝泉局及工部宝源局,始铸仿明钱式“顺治通宝”,同时颁布:顺治钱与崇祯钱同样通用,其他铜钱一律禁用。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康熙通宝 此钱币是康熙通宝,为清代钱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此币铸造精致,钱型厚重,文字清晰美观,钱币铭有满文“宝泉”二字,表示北京宝泉局铸造。其钱体耄耋,其字廓深竣,地章平整,铸制相当规整,其铸造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光泽鲜亮。钱文“熙”字跟通常的康熙通宝相同,左上部多一竖。 雍正通宝 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始铸于雍正元年(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 此币外圆内方,铸造精致,包浆醇厚,整齐划一,钱型厚重,文字清晰,气息古朴,雕工精湛,纹饰清晰,其钱体耄耋,其字廓深竣,地章平整,铸制相当规整,其铸造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光泽鲜亮 乾隆通宝 钱面文字"乾隆通宝"正面有汉文楷书字体"乾隆通宝"四字,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采用黄铜材质,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满文汉字。造型为外圆内方。字体图案雕刻精美但整枚钱币总体上品相较为完好,包浆自然,钱币纹饰清晰可辨,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乾隆通宝”铜钱可驱邪避煞、聚宝招财,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 嘉庆通宝 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年)。钱径2.2-2.6厘米,重2-4克。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为满文铸造钱局名,如泉、源、苏、河、广等。 钱面文字“嘉庆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记局名19字。少数钱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如:桂、福、寿、康、宁),吉语背文如:“天子万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财”、“嘉庆万岁”、“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贺”、“五世同堂”等多达20种,为历代古泉所仅见。 民国八年袁大头 民国十年袁大头 编号:WTZLFW- 重:26.7g直径:3.9cm 重:26.6g直径:3.9cm 历史上,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新军创始人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统,随后又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在其就位期间,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定国内时局,同时发展民族经济,便开始将全国的货币进行了一番统一的改造,变革成今天我们所提到的袁大头银元。 民国八年袁大头 此民国八年袁大头是存世量非常稀少的珍贵钱币,正面图案为袁大头侧身像,上缘为“中华民国八年造”表纪年,钱背图案则是一对对称的弯曲麦芒为嘉禾纹,衬托着“壹圆”币值。整体设计和谐,图案精美,工艺技术特别精益求精。存世稀有,极具收藏价值。 民国十年袁大头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是我国近代银币中流传广、影响的银元品种。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银元货币,因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故此又称“袁大头”。 "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民国10年版的为"中华民国十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字样。 户部光绪元宝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江苏省造光绪元宝 编号:WTZLFW- 重:23.6g直径:3.9cm 重:23.6直径:3.9cm 重:23.3g直径:3.8cm 光绪元宝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其工艺亦可以称为鎏金。质地浑厚有实感,收藏价值附带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户部光绪元宝 正面为“光绪元宝”四字楷书钱文,上缘书满文币文,下缘书:“库平一两”,户部两字分列左右,钱背为蟠龙图案,龙鳞雕刻细密有致,腾云驾雾,身姿遒劲有力。材质优良,铸模精美,字体隽秀细致外惠内韧,蟠龙神威有力,包浆鲜亮通透,收藏价值较高,市场价值不断看涨。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此湖北省造宣统元宝,正面书“宣统元宝”四字楷书钱文,中央为同义满文阳文,上缘书纪地“湖北省造”,下缘纪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小花边饰。背面为蟠龙图案,浮雕感强烈,为“HU-PEHPROVINCE(湖北省)”,下缘为库平七钱二分英文币值,左右各镌梅花纹饰此币铸造精美,雕工细腻精湛,包浆自然鲜亮,光泽佳,值得入手! 江苏省造光绪元宝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西厂代铸铜元。光绪二十九年(),又在苏州原裕苏钱局建造新厂,次年三月厂竣开铸。币值分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四等。十文铜元,红铜质,二十文铜元有红铜、黄铜两种,五文铜元,黄铜质,另有白铜样版及合背错版存世。 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江南省,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系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有名无实的省份银币。 河南省造光绪元宝 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铜元以红铜96%--97.3%、白铅0.1%、锡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中央为“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中央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中央户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苏;17、安徽;18、广西;19、新疆。河南,奉天两省所铸铜圆,现存世相对较少,余皆多见。 此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铜元,正面为光绪元宝四个字,中间带有阴阳八卦图,背龙纹附有八星,布局精美,市面罕见,包浆深厚,历史痕迹感强,所呈色泽光亮、气息古朴,雕工精湛,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编号:XJPZLFW- 重:13.5g直径:3.3cm 此币为云南省造库平三钱六分光绪元宝,正面为光绪元宝楷书钱文,上缘书:“云南省造”,下缘书:“库平三钱六分”,钱面钱背皆有左右小花边饰,钱背为蟠龙图案,龙鳞雕刻细密有致,腾云驾雾,身姿遒劲有力。材质优良,铸模精美,字体隽秀细致外惠内韧,蟠龙神威有力,包浆鲜亮通透,收藏价值较高,市场价值不断看涨。 结语 近年来,中国的收藏界风起云涌,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种之一便是钱币,而古钱币收藏大军也不断壮大。有业内人员认为,古钱币市场已经红火了十几年,未来总的趋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商务发展之后,对古钱币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征集范围: 历代瓷器:历代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瓷器等 翡翠玉器:明清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金银器 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 杂项古玩:青铜器、文房四宝、紫砂壶、田黄石、古钱币,金银器、印章、佛像、紫砂壶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 财富-- 预约方式:姓名+联系方式 邮箱:wlb gzjyx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