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预约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482.html 我对土陶的印象应该是始于姨妈家里一个个的土陶花盆。 姨妈是个爱花如命的女人,不大的院子被花填满,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放花盆的地方。 按理说,那个颜色单一,看起来光秃秃的土陶一点儿也不起眼。但是,被一双巧手改造一番,你可别说,还真有点意思。 说起土陶不仅仅只有花盆,什么碗、碟、盘、壶、罐等,涵盖各民族日常生活所需,应有尽有。 就是这么一个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制作过程可不简单。 从制作到成品足足需要:拉坯、晒坯、彩绘、施釉、装窑、摆放、烧窑、出窑、检验成品等数道工序。整个过程在没有任何图纸和任何模板的情况下,完全靠手感和经验制作出来。 喀什土陶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原生态的制作方法和简朴的工具。脚蹬着踏板,通过皮带带动木质转盘,这种手脚并用的方式瞬间让一团泥巴有了生命。 制作土陶要用河泥做原料,加水反复用力揉捏,经过一番“折腾”,不同造型的土陶初步完成,当胚子成型后,将其放置在墙边的小木架上晾干,晾干后的土陶即可上彩釉,最后放入窑内点火烧制成型。 李钟鸣摄 一步步手工工艺下来,着实繁琐。 即使在今天能用现代装置省去繁重的劳动力,执着的土陶艺人依然坚持沿用古老的祖传方法。 李钟鸣摄 纯手工制作的土陶虽然外形没有机械生产的土陶美观,但看似粗糙的纹理却凝结着匠人的智慧,形成独有的美感。 用于给土陶彩绘,上釉的颜色及加工方法也是祖传配方,釉色颜料都是矿物质的,从戈壁滩或山上采集的各色石头粉碎、石碾研磨而成,经过十余道繁重的体力劳动加工而成的土坯造型最终成为一件精美的彩釉陶器或艺术品。 出窖的彩陶个个精巧美观,每一件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土陶不仅仅是艺术品,而且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 作为小众手工艺品,喀什土陶制作这一手艺的传承也令人担忧。 喀什老城黄土高崖上的高台民居是距今几百年的老民居,也是土陶制作的绝佳地。在高崖土层中有一种维吾尔族称作“色格孜”的土质,细腻粘稠,是制作土陶器的绝好材料。 李钟鸣摄 在鼎盛时期,高崖上有几百家作坊,而今已不足三十家,连传承人数都骤然下降,不免让人担忧。 现在的高崖成了旅游胜地,而这些仅剩的几间作坊则成了游客了解土陶的首选地。 喀什土陶以这种方式得以延续。 我钦佩那些少数坚守祖传手艺的可爱的人,他们不理会时代发展的趋势,不会浪费时间在如何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上。 他们心里清楚地知道,这是祖辈留下来的东西,爸爸是这么做的,爸爸的爸爸也是这么做的...... 李钟鸣摄 对于这种传统手艺艰难维持的现状,我们会赞美手艺人精湛的手艺,钦佩他们的态度,同情他们的处境。 我想,与其唏嘘这种情状,不如多支持手艺人的劳动成果,我们的支持就是他们创作的最佳动力。 我总是惊叹于新疆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能将泥巴制作成日常生活用品之余,又将其升华到艺术的高度。 夸张奇特的造型、冲击视觉的色彩搭配以及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每个被制作出来土陶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间简陋的屋子配以自然原料和简易的工具,加之孤独的手艺人最后的坚守就是古朴奇特的土陶的总和。 这个丑萌丑萌的“泥巴玩意儿”,在这么久的历史长河中用给新疆人的生活带来便利的方式延续了下来,虽然在当今它的这一用途已慢慢走到尽头,但我们还是要“贪婪”的授予你另外的出路——手工艺品。 江洪涛摄 或许,作为被人人欣赏赞誉的艺术品存在就是对你之前无怨无悔的为新疆人创造便利的最高奖赏,因为我们不允许喀什土陶就这样轻易的在历史长河中退出。 -END- 往期精彩 主编:魏晓磊 版块:迹忆新疆 版主/作者:阿力米热 校对:古晓宇 排版:艾克拜尔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我从新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