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情暖百姓心田爱撒刀郎故里

——记自治区工信厅、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麦盖提县商务和工信局驻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第一书记潘琦雯

继年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后,年她又重回“刀郎之乡”麦盖提,把这里视为第二故乡,把村民当作她的家人。她就是自治区工信厅、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麦盖提县商务和工信局驻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第一书记潘琦雯。

把准“脉搏”一心一意摘穷帽

“潘书记,到家里吃点甜瓜和核桃吧,今年大丰收,快来尝尝鲜!”村民吐孙·西热甫热情地邀请正在走访的潘琦雯到家中做客。吐孙是村里的种植能手,年6月卖甜瓜增收了元,9月份卖核桃又收入了元。房前屋后和小拱棚里的蔬菜也增收了元,他还种了24亩棉花,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吐孙乐呵呵地说:“多亏潘书记帮我找销路,才能收入这么多。”

资料图

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共人,离塔克拉玛干沙漠只有10公里,荒漠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缺水问题严重。

面对村里一无资源、二无项目的情况,潘琦雯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深挖致贫根源,确定了以土地流转发展畜牧业及提质增效发展种植业为主,引导村民创业就业为辅的扶贫格局。一方面,邀请农科院种植专家指导村民种植管理棉花、核桃、小麦等农作物,规划全村耕地的高效节水设施,推行特色种植,促进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协调库木库萨尔乡与刀郎阳光公司合作建立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安排60名贫困户就地就业。村民吐孙姑·买买提说:“我们村的土质不好,又缺水,辛辛苦苦忙了一年,也不见有多少收入。如今,我把自己家13亩地流转出去,每年有元收入。我还在村里的养殖场打工,每月有多元的收入,离家近又可以照顾到孩子。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潘琦雯还把政策扶持的项目整合起来,建成中小企业产业扶贫孵化基地,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吸纳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现在村里临街的美容美发店、惠民超市、烧烤店、缝纫店相继开业,每当夜幕降临,小店的门口热闹非凡。”潘琦雯说,“我们还组织动员村里筹建电商服务站,打通物流到村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倡树新风一点一滴换新颜

“不但要脱贫,还要村美人和”。驻村伊始,潘琦雯便制定了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妇女美的“四美”帮扶计划。大力推行“小庭院、大经济”模式,引导村民积极改造家庭居住环境,拆除危旧房,引导村民种植蔬菜和养殖家禽,实现了葡萄、果树等林果与牛、羊、鸡、鸭等畜禽平面分布、立体种养的模式,使小庭院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聚宝盆”。阿迪力·买买提家里前院闲置土地有1亩左右,以前因为没有合理规划,土地效益不高。年村里整体进行庭院改造,他家建起了蔬菜小拱棚,还养殖了10只鸡,20只鸽子,5只鹅,年收入可增加多元。

为了保证农民庭院中蔬菜瓜果的销路,工作队申请项目资金购买了蔬菜清洗加工设备,利用新建的乡村车间和保鲜库引导村农产品合作社进行蔬果收购、清洗、加工、冷藏及错季销售,进一步保证村民们的稳定收益。年还计划建设食用菌项目,引导村民在小拱棚内实施立体种植,争取每年多增加元收入。

资料图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潘琦雯提出组织开展“刀郎歌舞乐起来、才艺比拼动起来”等文体活动,邀请县、乡妇联干部为村里妇女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举办“妇女半边天——知识大讲堂”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开展“文明户”“孝老爱幼、手工艺能手”等评选活动;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宣讲,邀请致富带头人说心得、谈感受、讲经验,提高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村容村貌得到了美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现在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看着干净整洁的院子,家家户户门口新安的太阳能路灯,心里也亮堂了。”村民阿提古·艾买尔满脸笑意地说。

守望初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不入户就不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潘琦雯经常把工作开展到田间地头、农家屋檐,和村民谈变化、唠家常,了解村民困难诉求,并详细记录在民情日记中。

一次走访中,潘琦雯发现1组村民家门口的小桥是用木板简易拼搭的,两边既没有围栏,也没有加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潘琦雯与村“两委”、工作队商议后,决定对村民家门前的木板桥进行改建。经联系沟通,潘琦雯募集到6万元,将全村56座木板桥改造为铁艺桥,并将制作铁艺桥的工作分派给本村铁艺合作社完成。“以前每到春播秋收的时候都犯难,拖拉机到不了家门口,还得要人力搬运农资,现在建好的铁艺桥能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既方便又安全!”村民米热姆妮沙·阿不都热西提看着门口漂亮又实用的铁桥高兴地说。

资料图

“潘书记是我们的好书记,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她是我们的亲人,也是孩子们的潘妈妈。”......驻村以来,潘琦雯带着亲情驻村、带着热情解难、带着真情帮扶,把真情真爱播洒在这个沙漠边缘的小村庄。“我要用双脚丈量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的每一寸土地,带领村民们一步步迈向小康生活!”潘琦雯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喀什网

责编:李俊梅编辑:玉珍

投稿邮箱:xjksljl

.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